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经方 » 从阳明燥热…

对八纲的理解

姚梅龄
姚梅龄

对于八纲,每个中医学者都耳熟能详,那么八纲内涵是否并列?是否能如此理解: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,各自平行、各为一纲?这样理解也不能算错。八纲出自《内经》,但从仲景角度理解,八纲乃是作为纲目用于证候分类的。

1.1八纲之阴阳

如何理解八纲之阴阳?书上谈的阳盛阳虚,似乎包含在阴阳的概念里,或者理解为阴阳是总纲,阳概括了表实热,阴概括了里虚寒,这样的理解不太对。其实《伤寒论》有阴阳纲,“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,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”,这句条文就在讲述证候大的分类纲目和鉴别点。具体鉴别什么?张仲景的意思相当于:伤寒病,寒伤阳经时通常会有恶寒,同时伴随发热;寒伤阴经时,通常只恶寒不发热。正因如此,所以谈及少阴表证的麻黄附子甘草汤时,有一句“反发热”,由于涉及阴经的伤寒病常例不发热,“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”。应该可以肯定,这个阴阳的含义,在仲景时期,首先是指辨别疾病在阴经还是在阳经。其次,阳经分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三经。少阳乃一阳,阳明为二阳,太阳是三阳;阴经也根据所具阴阳气之多少,分为太阴、少阴、厥阴。太阴乃三阴,少阴乃二阴,厥阴为一阴,共分六经。阴阳之下分六经,而每一经皆分表里。除此之外,阴阳的含义还有辨别虚实的意思。譬如“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,因作结胸;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也。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”。偏虚之太阳表证若下之过早,就入里传变为少阳中焦痞的虚实夹杂证,存在水饮郁火且兼脾虚,所以半夏泻心汤中要用参枣草。若是病发于阳呢?如果太阳表实证下之太早,入里则作结胸,此时要用大小陷胸汤攻邪之药,而不用补药。此时,阴阳就有鉴别虚实的意思。

1.2纵列八纲

首先,八纲列阴经阳经,分三阴三阳。其次分表里,表里之下分虚实,每一经虚实之下再分寒热。寒热仅是代名词,其实乃六淫之邪,分别为风、寒、湿、热、燥、火。寒热主要为阴阳气从化之果,阳盛则热,阴盛则寒,阴虚生内热,阳虚畏外寒。姚荷生老先生纵列八纲,使《伤寒论》所有证候均在其中,一个不漏。也就说明,既要学会横看八纲,亦更需学会纵看八纲。每一经皆有表里证候,这是事实。《伤寒论》记载了很多表证,譬如阳明表证的葛根汤证“必自下利”。葛根汤里面有麻黄、桂枝,又加了葛根,说明此乃表证。少阳篇里第二条,“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,目赤,胸中闷而烦”,此处并无寒热往来,乃是少阳风火表证。如桂枝汤证,以及后世杂病的神术散(防风、苍术、甘草),藿香正气丸等皆属太阴表证。少阴表证,譬如桔梗汤证、猪肤汤证,属《伤寒论》里少阴热性表证。另有少阴寒性表证,譬如麻黄附子甘草汤证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。亦有厥阴表证的当归四逆汤证,厥阴里证的吴茱萸汤证、四逆汤证等。分清表里后,尚需辨明虚实。表有表实证、表虚证,热有虚热证、实热证,寒有虚寒证、实寒证。《伤寒论》里有许多现成例子,只是有一部分没有出方而已。后世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玄麦甘桔汤证,也属于少阴虚热表证。所以,学会纵列八纲,就可以在纲目之下系统地掌握临床病证。八纲的重要性在于辨识疾病的基本性质。无论内外妇儿皮伤科,所有疾病尽揽其中,更何况伤寒、温病两大类疾病。我们的证候汇总工作基本涵盖所有分科,自姚荷生老先生19岁始纵列《伤寒论》汇证总表,此后又将温病、杂病、妇科、儿科汇证总表补充完毕。在此基础上,我将补充完备五官科、外科的汇证总表。

1.3从八纲扼取疾病本质

医者需要学会由八纲扼取疾病本质,这是决定中医临床疗效高低的根本。即使医者在临证中能辨出风邪、气郁、痰饮、毒等病邪的存在;不但能辨识阴血虚,还懂得阴血虚与津液虚的鉴别点,辨得很全面;即使辨清患者五邪相兼,营卫气血同病,或者三经同病(如三阳合病),仍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,即需要思考疾病的基本性质。譬如,患者既有气血不足,亦有风寒湿郁热,还内夹痰饮,那么虚实之间,病机究竟以何为主?究竟这是由实致虚,还是由虚致实?对于这个问题,临床医生只要一含糊,本源一错,万虑皆失。医生即使使尽浑身解数,使用了针对病因的所有药,但在把握疾病本质时主次颠倒、本末倒置,治疗上虚虚实实、追虚逐实,病情完全可能加重。所以,在分析证候之后,尚要思考疾病的基本性质。举个例子,我们一般约定俗成地把四逆汤证讲成少阴虚寒证,但严格来讲,如此认识就是错的。四逆汤证是由实致虚,属实性之寒,伤及少阴肾阳,导致少阴肾阳虚,甚至肾阳衰亡。矛盾主要点是实、寒实,实性之寒邪!故而,应当这样理解四逆汤:附子、干姜是劫阴祛寒为主的药,同时有温里助阳之用。四逆汤与四神丸虽然皆可治疗下利清谷,但是有本质上的差异。四逆汤证是由寒湿伤阳,是急性病、时令病,治疗上应劫阴祛寒为主,再助一点阳就可以治好疾病。而四神丸证是真正的肾阳虚,所以用补骨脂补阳涩肠。二者鉴别点在于:四逆汤证是暴病、卒病,会出现四肢厥冷;四神丸证往往是久病,久病多虚,穷必及肾,入肾伤及肾阳,导致五更泄,下利清谷。四逆汤证为寒湿凝结,有剧烈腹痛,甚至痛则蜷卧,《伤寒论》有这个描述,但未强调;四神丸证所见的五更泄患者无腹痛,因为虚证无所苦之故。此外,四逆汤证脉紧,四神丸证脉虚等等,但鉴别的要点是腹痛或不痛。该要点书上未写清楚,甚至有些后世的教材,尚有意无意在四神丸证里添加一个腹痛症状,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的角度都讲不通。阳虚生内寒才是虚寒,实性寒邪伤及阳气如何称为虚寒?当然,可以认为四逆汤证存在阳虚,也存在寒邪,但这种讲法主次颠倒不清。认识少阴病,除了要清楚少阴病有寒,有阳虚,更要清楚是由实致虚还是由虚致实。《伤寒论》言及“庶可以见病知源”,为医者要知道疾病源头,这很重要。

所以,八纲基本性质是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。这四方面、八个子纲的基本性质不能搞错,不能错辨表里,否则治病时就会“虚虚实实”、“寒寒热热”。最近就诊的姓陈的大部分肝脏切除的患者,因为错用补阳药之后,变的更容易发热,而且是高热,药一用反那是大问题!若本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,医者却用成四逆汤会出现:第一,病不能好;第二,有的症状会加重;第三,出现一些新情况,患者越吃可能越会形成郁热,甚至形成寒热夹杂之厥阴病。辨表里的意义,源于临床实际需要。需要根据表里来判断治疗需要发表透表,还是需要治里,这是辨别疾病的基本性质,不能错。若是表里错辨,就不能治好这些病,至少不能退热,病程就会迁延。

上一章:引言
下一章:学习六经表证的意义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