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为温病。若发汗已,身灼热者,名风温。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,语言难出。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视失溲;若被火者,微发黄色,剧则如惊痫,时疭;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
【校勘】《玉函经》:“恶寒”下无“者”字。成无己本:从“若发汗已”句起,析为另条;“名风温”句,作“名曰风温”;“息”字上无“鼻”字。《玉函经》:“被下者”作“下之”;“被火”下无“者”字;“发黄”下无“色”字;“痸疭”作“掣纵发作”。成无己本:“痸疭”作“瘈疭”。《玉函经》:“若火熏之”句,作“后以火熏之”。
【音义】鼾,音憨,卧息也,鼻声为鼾。溲,音搜,小便也。痸,音赤。疭,音纵。痸疭,是小儿惊风病,乍掣乍纵,抽搐不安的状态。引,延长也。促,迫也、近也。
【句释】“灼热”,方有执云:“热转加甚也”“脉阴阳俱浮”和第3条“脉阴阳俱紧”句同。“身重”,体温升高,肌肉弛缓,脊神经疲乏,便见身重。“多眠睡”,脑神经疲乏,因而多眠睡。“鼻息必鼾”,体温太高了,营养消耗过甚,氧气不够,肺呼吸加强,所以“鼻息必鼾”。“语言难出”,舌咽神经疲乏,患者感觉说话吃力,不想多讲话。“小便不利”,并不是小便不通,而是神经疲乏,不能完全随意的意思。“直视”,是由眼运动神经的失常,仍为高热的刺激所引起。“失溲”,乃因于误下,而使膀胱括约肌麻痹,尿道的知觉消失的缘故。“火”,是古人治病方法之一,如“烧地卧炭”(见第48条句释)、“烧瓦熨背”等类的方法都是。“微发黄色”,持续不断地加以高热,可能使血球破坏,色素溢于肤表,而成为溶血性黄疸。“惊痫”“痸疭”,为脑神经症状,古时小儿称“惊”,大人曰“痫”,“痸疭”即抽搐,也就是痉挛。“火熏”,亦为发汗法之一,见第48条句释。
【串解】柯韵伯云:“太阳病而渴,是兼少阴矣,然太、少两感者,必恶寒而且烦满,今不烦满,则不涉少阴,反不恶寒,则非伤寒,而为温病矣。温病内外皆热,所以别于中风、伤寒之恶寒发热也。”又云:“发热者,病为在表,法当汗解,然不恶寒,则非麻黄桂枝所宜矣,风与温相搏,发汗不如法,风去而热反炽,灼热者,两阳相熏灼,转属阳明之兆也。”
温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口渴、不恶寒,再加上出汗,便叫“风温”,与发热、恶风、出汗,叫作“中风”,同一意义,仍以风的流动性比附于“出汗”的现象的缘故,并不是真有“风与温相搏”。无论温病和风温,都为高热病,所以用轻重手法诊察脉搏,都有充血的浮象,由于高热不断的刺激,影响于脊神经则“身重”,影响于脑神经则“多眠睡”,影响于呼吸道则“鼻息必鼾”,影响于舌咽神经则“语言难出”。已经高热出了很多汗,不能再用夺取水分的下法,以致动眼神经失掉营养而“直视”,小便不正常而“失溲”。已经高热,再不能用高热的“火法”刺激它,以致有“发黄”和“惊痫”等的演变。
【语译】患太阳病,发高热、口渴、并不恶寒,这是温病的症状。如经过发汗的治疗,出了汗热反而升高了,这是风温坏证。风温的主要症状是:脉搏浮大,出汗,周身有沉重的感觉,没有精神,喜欢睡觉,呼吸迫促,鼻腔时作鼾声,不爱说话等。这时在治疗上假如错用了泻下法,便会引起小便的不正常,甚至遗尿,两眼直视;假如错用了“火法”,轻的可能发现黄疸,严重的还会引起惊痫般的脑症状发作,时而痉挛抽搐;假如更错误地用“熏法”刺激它,即或是偶然用过一次,也会影响机体,延误病程,假如是一而再地错误治疗,患者就会发生性命的危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