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发热,汗出不解,心中痞硬,呕吐而下利者,大柴胡汤主之。
“心中”不对,(应该)是“心下”,把它改过来。“心中”常指心脏说的,“心下”指着胃说的,就是在心口这位置。“心下痞硬,呕吐而下利者,大柴胡汤主之。”形似太阳伤寒,也发热,但是没有畏寒,所以“汗出不解”。“心下痞硬”,这个心下痞硬是个实证,不是我们说的人参证那个心下痞硬,这个就是心下坚满。“呕吐而下利者”,同时呕吐又下利,大柴胡汤主之。
那么这个病指的什么呢?就是急性痢疾,这个(病)很多见。急性痢疾一来,也发热,但是若有恶寒,我们用葛根汤就对了,这个要注意。(本条)这一段,应该与葛根汤有个鉴别。咱们前面讲了,“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”,那个(葛根汤证)纯粹是太阳病,发热、恶寒、脉浮,有下利,这种下利,解表下利就好。
那么如果也是发热汗出,也恶风或恶寒,但是脉缓弱,那是桂枝汤证,在后头到太阴病篇有,“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”,那个(桂枝汤证)跟用葛根汤是一个道理。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痢疾,如果有表证,(表)实的可用葛根汤发汗,(表)虚的可用桂枝汤解肌。表解则痢疾大致就可以好,就是不好也减去凶势,你再治疗也比较容易。
那么(本条)这个呢?他不是(上书所述葛根汤证、桂枝汤证),它是伤寒发热,没有恶寒,那么这也就是给误治了,所以发汗而汗出不解,同时很快这个病(心下痞硬,呕吐而下利)就来了。“心下痞硬”,按之也拒按,也疼,也准疼;“呕吐而下利”,上头呕吐,下边下利,这个利就是痢疾,这个病很多。这个急性痢疾如果有热的话,或者恶心、呕吐,这个(用)大柴胡汤。大柴胡汤证就心下急,咱们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了,心下急,(本条)痞硬与那个(心下急)是互词,急就是这个位置觉得憋得痛。急,不宽绰嘛,李东垣他注的就是不宽快,不宽快就是紧,这块感觉紧。同时这块搁个“痞硬”,不光紧了,不光心下急了,里头有东西了,痞硬,呕吐而下利了,这个很多(见),(病之)开始就用大柴胡汤。如果要有口舌干,也可以用大柴胡加石膏,我曾经屡用这个方子治开始(初起)的急性痢疾,很好使。
我还记得,那会我还在北新桥,就在那条大街上,我没到这儿(按:指北京东直门医院)来,我在那儿私人开业。有一天我出诊了(外出诊病而不在诊所),来一个人大概就是这种痢疾,那一阵儿我一个学生跟着我在那个诊所。回头我说,有病人没?他说有啊。我问什么?他就说这种病,他说一个闹痢疾的。我说闹痢疾,你开方子了吗?他说我开了。我说你开了什么?他就说我开大柴胡加石膏。哎呀,我不放心,他这个病人离我家不远,我说,我看看去吧。他就带着我看去了,这个病人正在茅房,(如厕)完了他回来了,我说怎么样,他说挺好,现在我肚子也不疼了,也不发烧了,大便也见了正经粪了(不再是痢疾那种粪便)。所以这个方子很好,那阵儿我怕他(我的学生)给弄坏了,还特意去看(患者)。
这个(大柴胡汤证的痢疾)有很多的。那么假若“心下不痞硬”,不是这样子“实而拒按”,那么这种痢疾也发热。“呕吐下利”,这个呕吐不好,噤口痢就是呕吐,什么也不能吃,这种痢疾死亡比例很大,一般用小柴胡加石膏。我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治一个痢疾,那就是噤口痢,七八天,一点儿东西不能吃。那么我也始终没换方子,我就用小柴胡加石膏就(治)好了。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呢,他的弟弟前天还上我家串门来。
所以痢疾用柴胡证的机会很多。尤其大柴胡汤,痢疾一开始没有补法儿。大柴胡汤的泻下作用并不大的,现在我们大黄用10g,三钱。我自己闹痢疾也吃过大柴胡汤这个药。一泻就好,(痢疾)这个病挺厉害,发热,呕逆,不愿意吃,来得就挺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