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57.伤寒汗…

伤寒论第157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伤寒汗出,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鞕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下利者,生姜泻心汤主之。

生姜泻心汤方:

生姜四两,切 甘草三两,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,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

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【解析】本条继上文水痞又论述水气痞的证治。

“伤寒”在此泛指太阳病,包括中风和伤寒。发汗本为正治之法,但如汗不得法,表证虽可解除,脾胃之气却受损伤,或因其人素体脾胃气弱,汗出后部分邪气内陷,影响里气不和,以致造成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寒热错杂,而使“胃中不和,心下痞鞕”。一般地说,心下痞当按之软而不痛,此言心下痞硬,是指其人自觉心下痞塞,按之则仅有紧张感,但多无疼痛等证,更不是按之石硬,故仍与结胸证有本质区别。胃主受纳、腐熟,脾主消化运输,脾胃气伤,不能腐熟运化水谷,饮食不消而作腐,胃气不降而上逆,故见“干噫食臭”。干者无物也;噫者嗳气也;食臭即饮食未消化的气味。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失常,则生水湿痰饮,水走肠间而下注,故见“腹中雷鸣,下利”;“胁下有水气”,指胁下亦有水。由此可知本证的心下痞,为脾胃不和,兼夹水饮,故称“水气痞”或“饮气痞”。除上述见证外,尚可兼见下肢浮肿、胁下作疼、小便不利等证。当治以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,消水散饮。

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,并减少干姜的用量而成,其组方原则与半夏泻心汤基本相同,均属辛开苦降甘调之法。但二方同中有异,异在半夏泻心汤治痞夹痰气;而生姜泻心汤治痞夹水气。由于生姜泻心汤的治疗重点在于胃中不和,胁下有水气,故重用生姜之辛,使其健胃消水散饮。

据临床观察,生姜泻心汤确有治水饮的功效。本论把此方证列于五苓散水痞证之下,就是因为在水饮方面类似五苓散证,但又较五苓散证的水证为轻。《医宗金鉴》对此又加以发挥,认为本方应加茯苓以加强利水的作用,这一主张确是经验之谈。实践证明,凡见有心下痞、嗳气食臭、下利、腹中雷鸣、胁下疼痛、或下肢浮肿、小便不多的患者,投以生姜泻心汤加茯苓,多能收到满意效果。

曾治男性患者丁某,年47岁,诉胃脘痞满,时而隆起一包如鸡卵之大,频频嗳气,皆饮食之味,胁下作痛,大便不成形,日行三四次,小便减少,口苦,纳差,并见面目浮肿,脉沉弦滑,舌苔白厚等脉证,辨为脾胃不和,寒热错杂之饮气痞,用生姜泻心汤加茯苓,仅两剂则胃脘隆起之包块消失,诸证已轻,共服八剂而痊愈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157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157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