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
《此事难知》问:呕吐哕,胃所主,各有经乎?答曰:胃者总司也,有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之别,以其气血多少,而为声物有无之不同。盖吐属太阳,有物无声,乃血病也;呕属阳明,有物有声,气血俱病也;哕属少阳,无物有声,乃气病也。此以干呕为哕者也。王肯堂云,或问成无己、许学士以哕为呃逆,东垣、海藏又以哕为干呕,陈无择又以哕名咳逆,诸论不同,今子独取成、许二家之说,何也?曰:哕义具在《内经》,诸家不察耳。按《灵枢·杂病篇》末云:哕,以草刺鼻嚏,嚏而已;无息而疾迎引之,立已,此谓闭口鼻气,使之无息也;大惊之,亦可已。详经文三法,正治呃逆之法,故取成、许二家,以哕为呃逆,为得经旨也。若以哕为干呕,则嚏与惊与无息,其干呕能立已乎?则哕非干呕明矣。若以哕名咳逆,按《内经》云:秋伤于湿,上逆而咳。又云: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。则咳逆为咳嗽无疑。孙真人《千金》云:咳逆者,嗽也。则后人以咳逆误作呃逆,谬矣。下利有内因,有外因,《经》云:肾藏志,志有余则腹胀飧泄,肝足厥阴生病,呕逆飧泄。又《经》云: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又云:脾虚,则腹满肠鸣飧泄,食不化。盖太阴者,湿土也,《经》云:湿胜则濡泄。《脉诀》云:湿多成五泄。又《经》云:诸病水液,澄彻清冷,皆属于寒。则下利属虚与寒湿者,十九也。《经》云: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。此胃虚阳气陷入阴中,是阳气不得伸于地之上,多致水谷不分而下利,此内因也。又云: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,盖春主肝木,夏主脾土,是阳气出于地之上,为风寒所折,不即病于木折之时,多发于土湿之分,故又云:久风为飧泄,此外因也。至于暴泄非阴,久泄非阳,《内经》之所谓五虚,《难经》之所谓五泄者,种种各见于经论中,又未可悉数矣。
夫呕家有痈脓,不可治呕,脓尽自愈。
呕家有痈脓,是因痈脓而呕,非痰食气逆而呕也。《经》云:热聚胃口不行,故胃脘为痈。是胃痈本热证,若呕家属寒者多,治宜香温辛散,非痈脓所宜,故不可治呕,待脓尽则呕自愈。
先呕却渴者,此为欲解,先渴却呕者,为水停心下,此属饮家。
呕属胃寒,渴则胃中阳气得复,故欲解。若先渴,则因饮水过多,水停心下,此饮家水逆而呕也。(《伤寒论》云:本渴而饮水呕者,柴胡不中与也,宜五苓散,即此意。)
呕家本渴,夸反不渴者,以心下有支饮故也,此属饮家。
呕家本渴,津液亡也,心下有支饮,则胃寒水逆而呕,故不渴。盖支饮属肺病,肺气不利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故聚饮为逆也。(支饮解见第十二篇。)
问曰:病人脉数,数为热,当消谷引食,而反吐者,何也?师曰:以发其汗,令阳微,膈气虚,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
脉有因热而数者,有因虚而数者。《经》云:食入于阴,长气于阳。是胃为水谷之海,得阳盛而消谷。今汗多亡阳,膈气虚而脉数,《经》云邪热不杀谷是也。又《经》云:阳受气于胸中。则阳微膈虚者,且因虚而致寒,故吐为胃中虚冷。
脉弦者,虚也,胃气无余,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,寒在于上,医反下之,今脉反弦,故名曰虚。
《内经》云:脉弱以滑,是有胃气。弦属肝脉,此胃虚,木邪乘土,故为胃气无余也。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,王太仆云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;食入反出,是无火也。此寒在上者(上指胃口言)。法当温中始愈,反下之,则愈虚寒,而愈吐矣。
寸口脉微而数,微则无气,无气则荣虚,荣虚则血不足,血不足则胸中冷。
气为卫,血为荣,《内经》云:营者水谷之精气也,卫者水谷之悍气也。是人因水谷以生气血,气血生而脉始盛矣。若微而数者,《经》云:寸口诸微,亡阳。故为元气,元气则阳既不生。而阴亦不长(气属阳,血属阴,气以统血,故阳生则阴始长),遂致荣虚血不足也。《经》云:阳受气于胸中。又宗气出于上焦,膻中为上气海。今血不足而胸冷者,胸中阳气不足,故致吐也。然始言脉微而数,后但言微,不复言数者,以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,前节已言之矣。
李玮西曰:血犹水也,食犹舟也,舟因水动,涸则不行,若荣微血少,食不得顺流而下,故梗塞致吐,此丹溪治噎膈反胃,不主香燥,而主滋润之剂也(如当归、人乳诸血药)。然既云胸中冷,则温中之药自不可少。
趺阳脉浮而涩,浮则为虚,虚则伤脾,脾伤则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谷不化,名曰胃反,脉紧而涩,其病难治。
趺阳,胃脉也,脾胃相为表里,脉在不浮不沉之间,浮则气外泄而内不充,故为虚则伤脾也。前三节责之胃中虚冷,此节又责在脾不磨。盖以胃纳水谷,脾行津液,相须为用者也。今脾不磨,则胃亦不纳,自致朝暮迭吐,宿食不化,名为胃反。若脉紧则中寒,涩则气结,皆阴脉,不能温暖胃气,中焦衰冷,故难治。
沈子华曰:吐无常时者,为呕吐病,非胃反也,必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有常时者,始名胃反。
病人欲吐者,不可下之。
欲吐者,时觉寒气痰食,泛泛然涌逆而上,此病在上焦,当与温中散逆为主,下之则虚胃气,逆病机矣。然此属平常之吐,不专指胃反之吐也。
哕而腹满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则愈。
昔贤云,伤寒发呃,或有热证;杂证发呃,自属虚寒。则哕原有虚实寒热之不同,若腹满,而前后何部不利,则是气窒于下者,必逆于上,利之,使下气既通,上气自降,故愈。
《活人书》云:前部,猪苓汤;后部,调胃承气汤。
呕而胸满者,茱萸汤主之。
茱萸汤方
吴茱萸(一升) 人参(三两) 生姜(六两) 大枣(十二枚)
上四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凡腹满者,宜下。若呕,为气逆,但胸满,不是腹满,此阳气虚而寒邪上窒也。人参、大枣补虚,昊茱萸、生姜散寒止逆。
干呕吐涎沫,头痛者,茱萸汤主之。
此仲景治伤寒厥阴证例也。干呕者,有声无物之谓。太阴、少阴经从足至胸,俱不上头,二经并无头痛证。厥阴经上出额,与督脉会于巅,故干呕吐涎沫者,里寒也,头痛者,寒气从经脉上攻也。不用桂、附,而用吴茱萸,以其入厥阴经故耳。余皆温补散寒之药。
呕而肠鸣,心下痞者,半夏泻心汤主之。
《经》云:中气不足,肠为之苦鸣,以里虚也。下之胸中痛者,为结胸,邪热乘虚客于心下,满而不痛者,痞也。
《伤寒论》云: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,因作结胸,病发于阴而下之,因作痞。成注云:下后阳邪传里,结于胸中,为结胸,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也。阴邪传里,留于心下为痞,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也。
半夏泻心汤方
半夏(半升,洗) 人参 干姜 黄芩(各三两) 黄连(一两) 甘草(二两,炙) 大枣(十二枚)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渣,再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辛以散逆,故用半夏、干姜;若以泄热,故用黄连、黄芩;甘以缓脾,故用人参、甘草、大枣。
干呕而利者,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。
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
黄芩(三两) 半夏(半升) 生姜(三两) 芍药(二两) 甘草(二两,炙) 大枣(十二枚)
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渣,温服一升,日再服,夜一服。
此痞气塞在中焦,故令上呕下利,然痞由邪热乘虚入里,故用黄芩撤热,芍药泄邪,半夏、生姜散逆止呕,甘草、大枣缓脾和中,此即半夏泻心汤例也。
诸呕吐,谷不得下者,小半夏汤主之。(方见痰饮。)
呕吐,谷不下,上焦气逆也,小半夏汤散逆降气。
呕吐而病在膈上,后思水者,解,急与之。思水者,猪苓散主之。
呕吐病在膈上,胃口气寒上逆也,后思水者解,寒化为热,阳气渐复也,急与之水以和胃气,恐迟则胃干液竭故耳。但思水者,未免水停心下,猪苓散利水和脾,即以泄邪热,消停饮,润津液也。
猪苓散方
猪苓 茯苓 白术(各等分)
上三味,杵为散,饮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猪苓、茯苓利水而泄热,白术补脾以生津。
呕而脉弱,小便复利,身有微热,见厥者难治,四逆汤主之。
呕者,寒在上,小便利者,寒在下,脉弱者,气衰于里,微热而厥者,阳亡于表也,此虚寒欲脱之证,故难治也。
四逆汤方
附子(一枚,生用) 干姜(一两五钱) 甘草(二两,炙)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渣,分温再服。强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姜三两。
附子无干姜不热,又生附配干姜,补中有发,所以回阳也,炙甘草所以补中。
呕而发热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伤寒发热者,为表证,然邪欲侵里,里气拒而不纳,则逆而作呕,此半表半里证也。小柴胡为治半表半里和解之剂。
小柴胡汤方
柴胡(半斤) 半夏(半升) 黄芩(三两) 参(三两) 甘草(三两) 生姜(三两) 大枣(十二枚)
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渣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凡病邪在表,则寒,宜汗;在里则热,宜下;在半表半里则骎骎乎有渐热之意,又宜和解。故用柴胡、黄芩以清热,半夏、生姜以散逆止呕,人参、甘草、大枣以缓中补虚也。
胃反呕吐者,大半夏汤主之。
大半夏汤方
半夏(三升,洗用) 人参(三两) 白蜜(一升)
上三味,以水一斗二升,和蜜,扬之二百四十遍,煮药取二升半,温服一升,余分再服。
前论胃反,有云膈气虚,胃中虚冷者,又云寒在于上,虚则伤脾者,可见胃反自属大虚寒症,用人参补虚,半夏散逆,白蜜润津液而利水谷也。
李升玺曰:《经》云呕家不宜甘味。此用白蜜何欤?不知此胃反自属脾虚,《经》所谓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是也。况君以半夏,味辛而止呕,佐以人参,气温而补中,胃反自立止矣。
食已即吐者,大黄甘草汤主之
大黄甘草汤方
大黄(四两) 甘草(一两)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温再服。
朝食暮吐,停食不化,为胃寒。食已即吐,火逆冲上,又为胃热。(《经》云:诸逆冲上,皆属于火。王太仆云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。)大黄苦以泻热,甘草甘以缓急,一缓一泻,胃气清而吐止矣。
胃反,吐而渴欲饮水者,茯苓泽泻汤主之。
茯苓泽泻汤方
茯苓(半斤) 泽泻(四两) 白术(三两) 桂枝(二两) 甘草(二两) 生姜(四两)
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纳泽泻,再煮取二升半,温服八合,日三服。
吐而渴者,津液亡而胃虚燥也,饮水则水停心下,茯苓、泽泻降气行饮,白术补脾生津,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。然胃反因脾虚气逆,故加生姜散逆,甘草和脾,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,故用桂枝,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,桂枝非一于攻表药也,乃彻上下,达表里,为通行津液,和阳散水之剂。
吐后,渴欲得水而贪饮者,文蛤汤主之,兼主微风脉紧头痛。
文蛤汤方
文蛤(五两) 麻黄(三两) 石膏(五两) 杏仁(五十粒) 甘草 生姜(各三两) 大枣(十二枚)
上七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温服一升,汗出即愈。
吐亡津液,故贪饮,因饮水而停饮于中,则津液不布,愈饮愈渴。文蛤味咸,走肾邪而胜水气,以利水饮于内;麻黄、石膏等六味,即大青龙汤去桂枝,发汗药也,使水饮从毛窍中泄去,以散水饮于外。《经》云:开鬼门,洁净府。此一方两得之。以内有麻黄、生姜等解表药,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。
干呕吐逆,吐涎沫,半夏干姜散主之。
半夏干姜散方
半夏 干姜(等分)
上二味,杵为散,取方寸匕,浆水一升半,煎取七合,顿服之。
干呕吐逆,胃不纳谷也,吐涎沫,脾不摄涎也(液入脾为涎),此中气虚寒所致。干姜温中,半夏散逆,浆水煎者,酸温之性可以收液,顿服之,使药味骤然而下,则治之有力,足以压下浊涎逆气也。
病人胸中似喘不喘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,生姜半夏汤主之。
生姜半夏汤方
生姜汁(一升) 半夏(半升)
上二味,以水三升煮半夏,取二升,纳生姜汁,煮取一升半,小冷,分四服,日三服,夜一服。止,停后服。
阳受气于胸中,胸中似喘不喘等证,皆寒饮内蓄而阳气不得伸越之象也。生姜、半夏辛温之气,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。然待小冷服者,恐寒饮固结于中,拒热药而不纳,反致吐逆,今热药冷饮,下嗌之后,冷体既消,热性便发,情且不违而致大益,此《内经》之旨也。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,但前温中气,故用于姜,此散停饮,故用生姜。前因呕吐上逆,顿服之,则药力猛峻,足以止逆降气,呕吐立除,此心中无奈,寒饮内结,难以猝消,故分四服,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。
干呕,哕,若手足厥者,橘皮汤主之。
橘皮汤方
橘皮(四两) 生姜(半斤)
上二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下咽即愈。
呕哕至于厥逆,何以不用姜、桂?盖此因水饮内蓄,其气但上逆而不温于四末,故致手足厥逆,非亡阳也。橘皮、生姜散水饮而止呕吐,为安胃和中之良剂。(与《伤寒论》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水,却治其厥同义。)
哕逆者,橘皮竹茹汤方。
橘皮(二斤) 竹茹(二升) 人参(一两) 甘草(五两) 生姜(半斤) 大枣(三十枚)
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哕逆有胃寒者,有胃热者。此哕逆因胃中虚热气逆所致,故用人参、甘草、大枣补虚,橘皮、生姜散逆,竹茹甘寒,疏逆气而清胃热,用以为君。
夫六腑气绝于外者,手足寒,上气,脚缩;五脏气绝于内者,利不禁,下甚者,手足不仁。
六腑属阳,四肢为诸阳之本,故六腑气绝者,手足寒,阳虚则气脱而无根,故上气,《经》云:阳气者,柔则养筋。今阳气虚寒,寒主收引,筋失所养,故脚缩也。五脏属阴,《经》云:阴在内,阳之守也。阴虚不能固守于内,以致下焦不合而利不禁,手足不仁者,下多亡阴,血液既脱,肌肉荣养无资,故搔之不知痛痒也。
下利,脉沉弦者,下重;脉大者,为未止;脉微弱数者,为欲自止,虽发热不死。
沉弦皆属阴脉,下重者,阳虚,气不升举也,下利脉宜虚细,《经》云:大则病进。又云:泄而脉大,为难治。以脉与病不相应,故未止也。若脉微弱,此脉与病相应者,兼数,则阳气得复,故为欲止。下利忌发热,虽发热不死,以阳气尚存也(此治伤寒例也)。
下利,手足厥冷,无脉者,灸之不温,若脉不还,反微喘者死。
下利至厥冷无脉,气已脱矣,又灸之不温,脉不还,反微喘,则气更无根而上逆,所谓真元耗损,喘出于肾气之上奔是也,故死。
少阴负趺阳者,为顺也。
下利病在脾胃。少阴肾脉属水(诊在太谿,足内踝后),趺阳胃脉属土(在足面上)。若少阴脉胜,则水邪乘土,为逆,今少阴脉负于趺阳(负,败也),则土能制水,水败土胜,故顺也。
下利,有微热而渴,脉弱者,今自愈。
下利,微热而渴,阳气复也,脉弱,则邪气去,胃气存,且脉与病相应,故自愈。
下利,脉数,有微热,汗出,今自愈。设脉紧,为未解。
下利脉数微热,阳气复也,汗出者,荣卫和而津液通,故自愈。紧则为寒,属阴脉,阴寒有余,阳气未复,故未解,《伤寒论》曰下利,以胃中虚冷,故令脉紧是也。
下利,脉数而渴者,今自愈,设不差,必圊脓血,以有热故也。
脉数为热,《伤寒论》云脉数不解,而下利不止,必邪热而便脓血是也。
下利,脉反弦,发热,身汗者,自愈。
弦为风脉,病属外感,下利,脉弦发热,则证在表而所感浅,汗出则津液通而邪易散,故愈。
又按:弦为阴脉,下利亡阴,见弦脉则阴生矣,《伤寒论》曰:阳明病,循衣摸床,微喘直视,脉弦者生。彼以阳亢生阴而活,此以阴虚生阴而愈也。
下利气者,当利其小便。
《灵枢》云:脾病得后与气,则快然如衰(后者,大便也;气者,失气也。)盖脾邪壅滞,故失气则快,今下利失气者,利其小便,使膀胱得气化而出,通其前即所以快其后也。
下利,寸脉反浮数,尺中自涩者,必圊脓血。
寸脉属阳,浮数为阳脉,寸脉浮数,则阳气有余而搏阴血。尺脉属阴,涩为少血,尺中自涩,则阴气不足而为热所迫也,故下利者,必圃脓血。
下利清谷,不可攻其表,汗出必胀满。
下利清谷,阴寒气胜,胃气虚衰也。攻表汗出,则亡阳而中气虚寒愈甚,故腹必胀满。《素问》云:脏寒生满病,《灵枢》云胃中寒则胀满是也。
下利,脉沉而迟,其人面少赤,身有微热,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汗出而解,病人必微厥,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
此证得以郁冒汗出而解者,幸身有微热一证可愈也。盖下利脉沉迟,阴寒气胜也,面赤为戴阳,阴盛格阳于上也,夫阳格于上者,则阳已虚于下,故下利清谷,然幸身有微热,故犹能郁冒汗出,令表里气和而解。又以脉见沉迟,里气原属虚寒,故得微厥,戴阳二句,正解面赤微厥之故,《伤寒论》云此为本虚,故当战而汗出是也。(郁冒,正邪争胜而昏愦也。)
下利后,脉绝,手足厥冷,晬时脉还,手足温者生,脉不还者死。
下利脉绝,阳脱于里也;手足厥冷,阳脱于表也(四肢为诸阳之本)。晬时(一周时也)脉还,手足温,阳气渐复也。脉不还,阳气竟绝矣,故死。
下利,腹胀满,身体疼痛者,先温其里,乃攻其表。温里。宜四逆汤,攻表,宜桂枝汤。(四逆汤方见前。)
下利腹胀满,寒气在里也;身体痛,寒气在表也。凡表里俱病,里证实热宜下者,宜先解表而后攻里,若里证虚寒者,宜先温里而后攻表,以里虚为重也。四逆、桂枝两汤,为治表里不易之法。
桂枝汤方
桂枝(三两,去皮) 芍药(三两) 甘草(三两,炙 ) 生姜(三两) 大枣(十二枚)
上五味,咀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渣,适寒温,服一升,服已,须臾啜稀粥一升,以助药力,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漐漐,微似有汗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若一服汗出病差,停后服。
李时珍曰:仲景治伤寒,有汗者为中风,用桂枝汤。盖津液为汗,汗即血也,在营则为血,在卫则为汗。风伤卫,气外泄,不能内护于营,营气虚弱,津液不固,故有汗,发热恶寒。然风寒之邪,皆由皮毛而人,皮毛者,肺之合也,肺主卫气,包罗一身,乃天之象,是证虽属太阳,而肺实受邪气,其证面赤怫郁,咳嗽有痰,喘而胸满诸证,非肺病乎?盖腠理不密,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自虚,虚则补其母,故用桂枝、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,内伐肝木以防脾,佐以芍药,泄木而固脾,泄东所以补西也,使以姜、枣,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也。是桂枝汤虽太阳解肌轻剂,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。
下利,三部脉皆平,按之心下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(方见痉玻溃)
下利,按之心下坚者,实也。设或脉见微弱,犹未可下。今三部脉皆平,则里气不虚可知,自宜急下之,此凭证又凭脉之法也。
下利,脉迟而滑者,实也,利未欲止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《经》云:脉迟尚未可攻,以迟为寒也。若迟而滑,滑为阳脉,乃水谷积聚之象,祗因里实气结,经涩不通,故脉迟耳,是利未欲止,宜急下之。
王宇泰曰:脉迟而有力,方可用此法。若无力,而外证无所据者,恐虚寒,不宜妄投大承气也。
下利,脉反滑,当有所去,下乃愈,宜大承气汤。
下利脉当虚,反滑者,水谷聚于胃中,《脉经》云滑为病食是也,故下之愈。
下利已差,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,以病不尽故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至某年月日时复发者,以春夏秋冬各遇其所伤之时,肝心脾肺肾各值其所伤之脏,则病复发也,余邪尚在,故当下。
下利谵语者,有燥屎也,小承气汤主之。
《经》云:实则谵语。故知有燥屎,宜下,此主伤寒病言。
小承气汤方
大黄(四两) 厚朴(三两,炙) 枳实(大者三枚,炙)
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渣,分温二服,得利则止。
下利,便脓血,桃花汤主之。
便脓血,人但知为协热,而不知有里寒者。盖寒则血为凝滞,不能随经以行,瘀而不散,必致寻窍而出,此见伤寒少阴证,以肾为阴脏,位居下部,故用辛温重涩之剂以治之也。
桃花汤方
赤石脂(一斤,半剉半筛末) 干姜(一两) 粳米(一升)
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渣,温七合,纳赤石脂方寸匕,三服,若一服愈,余勿服。
李时珍曰:赤石脂之重涩,入下焦血分而固脱,干姜之辛温,暖下焦气分而补虚,粳米之甘温,佐石脂、干姜而润肠胃也。
热利下重者,白头翁汤主之。
白头翁汤方
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(各三两)
上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渣,温服一升,不愈更服。
热则伤气,气虚下陷,故致后重,此见伤寒厥阴证,本方俱苦寒药,寒能胜热,苦以泄热,且厚肠胃。《经》云:肾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。以肾主二便故也。
下利后,更烦,按之心下濡者,为虚烦也,栀子豉汤主之。
利后更烦者,热也,若心下濡,则内非实热,故为虚烦。然烦出于肺,病属上焦,栀子入肺经,故用栀子豉汤吐上焦虚热。(濡音软。)
栀子豉汤方
栀子(十四枚) 香豉(四合,绵裹)
上二味,以水四升,先煮栀子得二升半,纳豉,煮取一升半,去渣,分二服,温进一服,得吐则止。
二味俱属苦寒,《经》云:寒胜热,酸苦涌泄为阴(吐为涌,下利为泄)。香豉用黑豆蒸罯其气,能升能散,于吐药尤宜。
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通脉四逆汤方
附子(大者一枚,生用) 干姜(三两,强人可四两) 甘草(一两,炙)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渣,分温再服。
下利清谷,即里寒也,外热者,阴盛格阳也,汗出而厥,则亡阳液脱矣。汤名通脉四逆者(四肢冷为四逆),以十二经脉行于周身,阴阳气各交接于手足指头,《经》云:阳阴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。附子益阳散寒,干姜、炙甘草温中固脱,则厥温脉通,利自止矣。
下利肺痛,紫参汤主之。
紫参汤方
紫参(半斤) 甘草(三两)
上二味,以水五升,先煮紫参,取二升,纳甘草,煮取一升半,分温三服。
肺与大肠为表里,下利,则大肠虚热,上逆迫肺,故肺痛。紫参主心腹积聚,肠胃邪热,佐甘草以和中也。
气利,诃梨勒散主之。
诃梨勒散方
诃梨勒(十枚 煨)
上一味为散,粥饮和,顿服。
气利者,下利气虚下陷而滑脱也,诃梨勒性敛涩,能温胃固肠,粥饮和者,假谷气以助胃,顿服者,二味并下,更有力也。
- 1自序
- 2凡例五则
- 3目录
- 4卷上
- 5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
- 6痓湿暍病脉证第二
- 7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
- 8疟病脉证治第四
- 9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
- 10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
- 11卷中
- 12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
- 13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
- 14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
- 1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
- 16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
- 17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
- 18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
- 19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
- 20黄疸病脉证治第十五
- 21卷下
- 22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
- 23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
- 24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第十八
- 25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
- 26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
- 27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
- 28妇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
- 29杂疗方第二十三
- 30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
- 31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