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98.得病六…

伤寒论第98条

胡希恕
胡希恕

得病六七日,脉迟浮弱,恶风寒,手足温,医二三下之,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,面目及身黄,颈项强,小便难者,与柴胡汤,后必下重。本渴饮水而呕者,柴胡汤不中与也,食谷者哕。

这一段条文很不好懂,里头意义包含太多。

“得病六七日”,一般的太阳病,五六天、六七天,都是内传少阳的时候。

“脉迟浮弱”,迟和弱脉见于浮,这就是气血不足于外了,这与上条“血弱气尽”是一个意思。病要传少阳,体表气血就不足了,所以脉迟和弱都见于浮。脉迟浮弱就是脉浮而迟弱。那么六七天见这个脉,病就有内传少阳的情况。

“恶风寒”,这是表证还没罢,表证还存在。

“手足温”,手足温是与四肢厥冷相对应的,四肢厥冷是里虚有寒,四肢逆冷、厥冷。那么手足温呢,就是内有热,里有热,手足温。但是手足温在本书里讲的都是“系在太阴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阳明病不光手足温,身也热而出汗,甚至于手足也是濈然汗出,这是阳明病。手足温当然是里热,那也属于阳明病了,(但常用术语)说“系在太阴”,说明这个热不是身热,只是手足温而已,那么说明里面不是光有热,还有湿,就是有水。

同是里位,一个病位有两种不同的病,一个就是胃实热,就是咱们说胃家实那一类的,胃实,热结于里,有实,也热,这就是阳明病;另一个是太阴病,太阴病什么样子呢?太阴病与这个(阳明病)正相反,也在里位,也就在胃肠之里,但它是里头停水,胃虚停水,正与阳明病相反,而且还没有力量收持水,所以吐泻,它是这么一种病。所谓“系在太阴”,就是说本来是阳明病,可是里头还存在着湿,所以叫“系在太阴”。

在这个书里头共有两段“系在太阴”,你们看看阳明病篇里头,187条,你们看看这一段,来理解“系在太阴”,否则不容易理解,“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。太阴者,身当发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。至七八日大便硬者,为阳明病也”,你看这说明什么呢?是在里位上开始有热,水火这两个东西不并立,热盛了,小便数,汗自出,里头马上就是水分尽去而变成热实(属阳明病)。那么太阴病呢?水盛,火就要消失。

在里证,表证传里的时候,水火是互相进退的:如果阳明病,热越重越实,水分越丧失;如果阴寒的方面盛,那么饮就重,要腹痛下利的,这就叫作太阴病。

太阴病,倘若没有热是没有问题的。倘若有热同时存在的时候是阳明病而有湿,所以他说“系在太阴”。这个“系”,咱们拴东西谓之系,与太阴病有联系,说明阳明病要有湿,则与太阴病有关系,系在太阴,有湿嘛。这时候水火是互相进退的,如果湿盛,小便也不利,一定要发黄的,这是古人一种看法。关于发黄我一会儿再给讲。那么小便要是利呢?热盛,就把津液尽量往外排出,不但小便利,而且汗也出,那大便就要硬了,那就变成阳明病。

所以在病初传于里的时候,又有热又有湿,也可以为阳明病,也可以为太阴病,在这个阶段就叫作“系在太阴”。阳明病没完成,但是里头有停湿,所以他搁个“系在太阴”,里头有与太阴有关系的问题,他搁个系在太阴,我们方才这一节(98条)就是的。

“医二三下之”。病六七天,由表传入半表半里,而又传于里。传于里虽然手足温,里有热了,但是它是系在太阴,里头也有湿。那么这个情况,表证不可下,少阳证不可下,里有湿更不可下,所以“医二三下之”,这是一个错误,由于手足温,大夫就认为里头是有热了,而二三下之,就是接二连三地给吃泻药,这是错的。

“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”,二三下之则伤了里,当然就不能吃东西了,伤了胃气了。同时少阳病也很明显。伤了胃,胃气一虚,邪热、客气都往胃这块儿来,当然是半表半里的热、表热都往胃这块儿聚。那么湿呢?水气也往这块儿聚,所以“胁下满痛”,胁下,连心下这个部分都有了,胸胁满,胁下满,就是胸胁苦满的少阳病的症状,由于邪热、客气都往这块儿聚,所以也疼。

“面目及身黄”,又有热又有湿,非发黄不可。古人认为黄是由湿热、郁热在里造成的,由其“系在太阴”说身必发黄,古人这个看法是错误的。古人认为脾属土,土色黄,这是个错误。现在黄疸多是胆道受了障碍,这是很清楚的事情,不在乎脾土色黄,这是胆汁的色。可是虽然这么说,古人在治疗上所掌握的规律是对的,像咱们用茵陈蒿汤,或者是茵陈五苓这类的药祛湿祛热,治疗永远也是对的,古人只是掌握这种规律。与脾的关系是没有的,古人错了就是错了。古人没法那么(像当代西医一样)认识,不知道有物理的障碍而使着人发黄,他们不懂得这个。所以古人一看到黄都是属太阴,因为太阴是运湿,太阴有病不能运湿了,再要有热,一定发黄的。古人这么个看法,(治病)规律是对的。古人说郁热在里,治疗的方剂这都是非常正确的,现在我们这么用还是有效嘛。

所以我们研究古人的东西,要掌握这种(辨证治疗)规律方法。至于古人这种说法,咱们现在这个脏腑辨证很成问题的,因为古人限于科学水平,他搞不清生理病理。比如(仲景)这个书吧,也就是一千好几百年、两千来年左右了,那个时候科学还是没有(今天)这样的进步发展,没法来认识疾病问题都关于生理病理,这是一种基础科学的问题,那个时候没有(基础科学),没有怎么办呢?他们也想解释,就让脑子想,或者拿现象当本质,土色是黄的,根据五行来说,脾属土,土色黄,就这么样来看。尽管看着错误,(但)这种规律是一点不错的,尤其发病的这种情况,比方底下他说“小便难”。

“小便难”,在太阴病,我们方才讲那节(187条)也是,如果小便利,湿热能够外越,他不发黄。我们现在临床上也是这样的,大概黄疸病都是小便不好,那么我们治疗也是去利小便,祛热,祛湿热。这一类治疗的手段,什么时候都是对的,这是规律。(但)古人对这个规律的这种认识法(如脾属土,土色黄)可是不对的。

“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,面目及身黄,颈项强,小便难者,与柴胡汤,后必下重”,这种内里头有湿热(与小柴胡汤证类似但又不同),柴胡有点疏泄作用,同时它祛热,是解热剂嘛。(湿热之证若治以小柴胡汤,湿热)再撤其热,再加以疏泄,湿热下注一定要得痢疾,“后必下重”。

“胁下满痛”“颈项强”,颈项强,颈就是两侧,项就是后头。人脖子两侧谓之颈,两侧颈属少阳;项,后面属太阳。由于这个病太阳也没罢,少阳病也发生,所以颈项强。根据“胁下满痛,颈项强”,可以用小柴胡汤。这个症状颇像小柴胡汤证,但是在“本渴,饮水而呕”的情形之下,吃小柴胡汤是不行的,非用五苓散治水逆才行。

“本渴,饮水而呕”,这个是水逆症状。本渴,可是一喝水就要吐,这就是我们上面讲的五苓散证,水逆。水逆,里头水相当多,而且水冲逆于上,那么这个时候吃柴胡剂是不行的,非用五苓散治水逆才行。这个(条文的病症)就是(该用)茵陈五苓(散)来利水祛黄就对了。柴胡汤不能用,要是用的话,不但“后必下重”,而且“食谷则哕”,水停得非常多,水往上冲逆,你咽东西咽不下去,要哕逆的。这是个倒装句(原文:“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,面目及身黄,颈项强,小便难者,与柴胡汤,后必下重。本渴饮水而呕者,柴胡汤不中与也,食谷者哕。”实际应该:“不能食,而胁下满痛,面目及身黄,颈项强,小便难者,本渴饮水而呕者,与柴胡汤,后必下重。柴胡汤不中与也,食谷者哕。”)他说“与柴胡汤,后必下重”,是指“本渴饮水而呕者”。上面说不能食,里头就(暗含)有个呕,而且饮水也呕,上面没说这个(饮水而呕)症状,底下说清楚了。根据上面这个症状,他就(考虑到用)柴胡汤了。(柴胡汤)也治黄啊,在《金匮要略》黄疸篇里头就有,说“诸黄腹痛而呕者,宜柴胡汤”。那么这里也呕,尤其这个证候正是柴胡证,胁下满微痛,颈项强,这可以用小柴胡汤。但是注重(强调)在底下这一句话,是个倒装句,他说“本渴饮水而呕者”,是这么个呕,(是)水逆,本来渴,想喝水,一喝水就吐,这不就是水逆证吗?要有水逆证的这类黄疸,虽然有柴胡证,不能用柴胡汤。假设要用(柴胡汤治水逆与柴胡证)的话,就有后重和食谷则哕,因为柴胡汤不能治水逆,同时(柴胡汤)有疏泄胸胁的作用,去心腹间结气、积聚,有疏泄作用,同时一撤热,水势更泛了,所以食谷要哕逆的。

这段条文包含的意思非常广,(如果)我们离开本文,倒是好理解这一段。根据上边五六日(96条,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、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),无论伤寒或中风,一般来说全要传入少阳,是这么个时期。那么六七天(98条,得病六七日)更是了,五六天、六七天(常要传少阳)。而且脉呢,已经有内传少阳的一种征象,“脉迟浮弱”,不但传少阳,而且表证也没罢,还恶风寒。虽有里热,“手足温”,手足自温,但是里热不重,还系在太阴,只是手足温而已,里头还是有湿。(病的症状是)这一系列的情形。

少阳病不可吐下,后头有的,我们讲到少阳篇就知道了;表不解,更不能用下药;里停湿,不是有实热,也不能用下药。所以以上的这些情况,一概不能用下药,而这个大夫反接二连三下之,这都错误。

所以少阳证这回就明显了,胁下满且痛。因为表证还有,用药不对头(不解表而下之),一定导致气上冲的,表也不能解。所以不但颈强,项也强,头项强痛那个项,所以太阳病也没罢。那么由于气冲,水往上不往下,所以小便不利。那么既有热,小便又不利,非发黄不可,所以“面目及身黄”,本文的意思就这个。可是这个时候,水往上逆得厉害,同时人渴,但是饮水则吐,这是水逆证。这种发黄,应该用茵陈五苓就对了,就是五苓散加茵陈,一方面治水逆,另一方面祛黄。而柴胡汤是不能用的,“不能与”。要是与的话,“下利后重,而且食谷则哕”。所以水逆证,虽有柴胡汤证,(但)不能用。这还是论述小柴胡汤的应用。

这段相当大,内容相当复杂。古人通过对疾病的观察,发现疾病万变,在病位的反映啊,不出三个,一个是表,一个是里,一个是半表半里。可是每一个病位的反映,都有两种证候,或阴或阳,阳有热实,阴有虚寒。所以表有阴阳,里有阴阳,半表半里也有阴阳。咱们开始讲太阳病,“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”,所以在一个“表”位上,也有两种,一个太阳,另一个少阴。里证,根据我方才所讲,在里位上也有两种,一种阳明,另一种太阴,所以在阳明病里头常有“系在太阴”的关系。所以这一段,不这么详细说不好理解。

上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98条
下一章:曹颖甫·伤寒论第98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