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风热燥表证的或现症有很多,这里我们只列了一部分。其中之一是可见“目合则汗”,此症在小孩子身上越来越常见。关于“目合则汗”的病因病机,姚荷生老先生解释为:寐时目合则阳加于阴,阳逼津泄可现“目合则汗”或“盗汗出”。在此处我要提醒大家:阳明病热证可有自汗,亦可有盗汗。医者千万不可单纯认为“盗汗即是阴虚,自汗即是热”。“目合则汗”乃风寒侵袭阳明之表,阳气太盛而致化热,形成风热燥为病。患者阳明表证阳盛,则阴阳失于平衡,睡时阳入于阴,加之此时阳明表证阳热太盛,风热之性又为上浮外散,所以阳气难以全部下潜入阴。当阳气大半潜入于阴,患者即将入睡,睡时风热上浮,迫津外泄,最终导致“目合则汗”。
“目合则汗”在张仲景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(《伤寒论》第268条):“三阳合病,脉浮大,上关上,但欲眠睡,目合则汗”。此处三阳合病是以阳明为主,所以脉大,偏浮,上关上。关上的脉偏浮,故患者阳气上浮而不能全部潜入于阴。患者入睡时,眼睛刚刚一闭,未潜入于阴的一些风热浮阳即往上涌。现今小孩子多食膏粱厚味,如披萨、麦当劳、肯德基、牛奶等都是高能量食物,致使小孩子内热很盛,即便感寒也极易化热,易见喉咙化脓。对于这类阳热内盛的小孩子,在额头阳明经循行部位,可冒出颗粒一样的汗,像珠子一样,一粒一粒地冒出来。我们看到临床上很多医生用虚汗停颗粒,或用生黄芪、麻黄根、浮小麦、乌梅等来敛汗止汗,都是没有效果的。此时要用葛根、黄芩把上浮的风热清掉,患者的目合则汗才会消失。不如此治疗,患者可长久持续出现“目合则汗”的症状,这种“目合则汗”的症状尤其在阳热内盛体质的小孩子中常见。若患者的脉关上浮或者略略有点大,略略有点滑,那就是阳明风热的上涌,患者目合则汗,或头眩不痛,即是风热上涌,此即是风证。
通过分析宋本198条,要体会见病知源本意,我要提醒大家注意,经典著作要一辈子反复研读。很多中医人对宋本第198条条文不够重视,这样就会错过治愈很多疾病的机会。这一条在我的仿本(光绪25年的商务印书版的同版本)201条,这是我父亲学习《伤寒论》采用的版本,因其恰是397条,且商务印书版是非常严谨的。
“阳明病,但头眩,不恶寒,故能食而咳,其人咽必痛,若不咳者,咽不痛”。初读之下,深觉难懂,若结合临床则易懂。张仲景是在讲阳明病中有一类病,由于其病机为风热上涌,表现为但头眩而不痛。“但”字在此理解为“只是”,患者只是头眩而无头痛,此处头不痛即是与阳明风寒闭表导致目眶部位的阵痛、紧痛、冷痛相鉴别。阳明经表有风寒之邪,可致病人明显怕冷,睡时紧闭窗门,额头还要特别温覆。若再兼夹湿邪而缠绵难愈者,因湿盛则阳微,故额头部位甚为怕冷且见疼痛。但此条中病人只是头眩,不见额头疼痛,原因何在?因其病邪乃是风热,而非风寒。当然,风热之邪较重者亦可见胀痛,而当以风邪为主时,病人即可见头眩而不痛。
此条非寒邪致病,故不恶寒。“故能食而咳”中“故”字如何理解?“故”在此处指因有风邪、热邪的缘故,患者则能食。张仲景讲“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,不能食,名中寒”,证明此处中风是感受风热之邪。“能食而咳”中“而咳”当如何理解?难道“能食”与“咳”两者有因果关系?是因其头眩、不恶寒、能食,进一步导致咳吗?这样理解是否正确?事实上,我们通过临床观察以及中医的生理、病理、病因学来分析,的确如此,是可以这样理解的。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治疗来反证。
“其人咽必痛”当如何理解?首先应明确此处风热之邪在气分,不在血分。若风热在血分则口干不渴;气分热表现为口渴能饮、能食,两者即可鉴别。气分有热则可致整个机体的气热,胃经络于肺,肺主气,若气分的热影响到肺气,即可见咳。肺气有热,则循咽喉致咽痛。我们最终发现,此处肺热的咳来源于阳明,是阳明经脉之热影响全身气机有热,进而影响到肺出现咳、咽痛。
“若不咳者,咽必不痛”,意为若阳明经气分之热未影响肺气则不咳、咽不痛。虽然咳嗽、咽痛似为手太阴肺系症状,颇似桑菊饮证、银翘散证,但其源头是阳明病。何以见得?因其但头眩,同时发热明显,出汗明显,口渴明显,不恶寒,反恶热,能食。在此类症状基础上继发咳嗽、咽痛。此非桑菊饮证、银翘散证,而是葛根芩连汤证。否则,我们当如何理解“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”呢?本条所见气喘如何解释?而且要喘而汗出?张仲景在这里是讲阳明表里有热,迫津外泄,气分之热影响了肺气,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咳喘、咽痛,此时亦当从阳明治疗。
基于以上认识,我们常将葛根芩连汤用于治呼吸道疾病,使用关键要在于辨别疾病的源头是否在阳明。若是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”,则要用桑菊饮、银翘散,若为伤寒化热,继发咳喘、化脓性扁桃体炎、肺炎,此时要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方。例如我们治疗一位NK/T淋巴细胞瘤病人,其咽喉红肿溃烂,亦是由阳明病变引发,仍选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方。
通过上述分析,我特别想提醒大家“虽未能尽愈诸病,庶可以见病知源,若能寻余所集,思过半矣”,要注意“见病知源”这四个字。医生要辨识疾病发病经过,辨识症状演变过程,辨识症状主次。医生绝不能固守成方、验方。
现在大家只知道西医用灯盏细辛、葛根素治疗脑部疾病。西医将葛根用于治疗头晕属杂病者,其部分机理可溯源于“阳明病,但头眩”,但中医却未对此进行深入总结。我们务必要善读书,要把《伤寒论》相关条文合起来读,即我父亲所提倡的前后互参。同时我们还要联系中医基础理论,对中医各科书籍要触类旁通,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临床事实。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得懂、读得通、读得有心得,才能用其来解决问题。
头眩、咳嗽、咽痛在临床上很常见。大家见到这些症状,大多会判断为气分有热,要用麻杏甘石汤,用石膏清气分热。但如果这些症状是来源于阳明之表呢?用麻杏甘石汤就不如用三拗汤加葛根、黄芩的效果好,就不如后者的效果快,就不如后者治得彻底,因此表里不能错辨。葛根、黄芩这两味药,可视为简化的葛根芩连汤。黄芩并非只入肝胆经,它也入阳明,泻心汤中既有黄连,也配用黄芩,更何况枯芩还有泻肺热的作用。我们只要读懂了书,就可自己组方,同时再参考其它兼症进行化裁。
我们继续谈阳明风热燥表证的或现症。“但欲眠睡”有点类似神昏,因热盛则神昏,而阳明经络心,故患者多眠睡;因阳明经行于面,故可见脸红,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小儿肺炎等,都可出现脸红表现;鼻干、呼气烘热、鼻塞、流黄涕,这些症状在临床上就更为多见。有很多慢性鼻炎、鼻窦炎,都属于阳明风热,当然也有阳明风热夹湿浊者,有的还夹饮。例如有些患者鼻塞、流黄涕或者咽干、咽痛,或咳甚至喘,这些症状是由于风热影响了气分,这也是表证,所以三拗汤加葛根芩连汤治疗的是表证。因气分有热,其或现症还可见二便颜色加深。
阳明风热燥表证的咳喘、自汗、发热,要与手太阴风热表证相鉴别(需姚老补充—邹)。因阳明经脉循行过腹部,阳明表证可见轻度腹满、微喘。
阳明风热燥表证的脉象,以浮数脉最常见,但依据条文可见“脉浮大,上关上”,临床上也可见脉略兼滑,因滑脉可主热,当然它也主痰、主宿食。
阳明风热燥表证舌多偏红,苔可以薄白,或见舌苔微黄。因为它是风热表证,不是里热,它不像白虎汤证,尤其不像承气汤证一定见黄苔。
在这里我们只是列了部分或现症,还可见其他或现症。如阳明风热表证部分化火,患者可见出血,如鼻衄,甚至可有鼻腔痛、鼻梁痛,可见鼻尖红,鼻翼有煽动且呈红色。化火的症状可以有很多,在这里我们列一些主要的或现症,大家可以自己细致分析或现症的病因病机。
回顾历史,真正懂表证的医家不多。温病学家薛生白是懂表证的,他在《湿热病篇》中讲“阳明之表,胸中也,肌肉也。”,薛生白懂表证,除太阳表证、太阴表证之外,他还懂得阳明之表证。温病学家吴鞠通则对表证懂得少,温病学家叶天士懂表证最多,他懂十二经表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