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公藤Dīnggōngténg(《中国药典》)
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.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。主产于广东。全年均可采收,切段或片,晒干。本品气微,味淡。以切面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者为佳。生用。
【药性】辛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祛风除湿,消肿止痛。
【应用】
1.风湿痹痛,半身不遂。本品辛散温通,善于祛风除湿,消肿止痛。治风寒湿痹,半身不遂,手足麻木,腰腿酸痛,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,或与桂枝、羌活、乳香等配伍。
2.跌扑肿痛。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,以本品为主配伍制成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、丁公藤风湿药酒,亦常用于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3~6g,用于配制酒剂,内服或外搽。
【使用注意】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,虚弱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现代研究】
1.化学成分。主要含包公藤甲、乙、丙素,东莨菪内酯,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东莨菪内酯(C10H8O4)不得少于0.050%。
2.药理作用。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;包公藤甲素、丙素有显著的缩瞳作用;包公藤甲素具有拟M-胆碱作用及强心作用;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,有发汗作用。
3.不良反应。丁公藤中毒时主要是表现强烈的拟胆碱样作用,可见汗出不止,唾液分泌增加,气喘,腹痛,腹泻,四肢麻木,瞳孔缩小,血压下降,心搏减慢等。丁公藤中毒的主要原因:一是未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炮制;二是丁公藤过量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