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24.太阳病…

伤寒论第24条

任应秋
任应秋

太阳病,初服桂枝汤,反烦不解者,先刺风池、风府,却与桂枝汤则愈。

【校勘】《玉函经》《千金翼方》:“先”字上有“当”字。《脉经》:“先”字上为“法当”两字。

【音义】却,还也。烦,闷也。

【句释】“风池”,穴位名,在枕骨下际,即枕三角的顶点,分布着枕大小神经。“风府”,穴位名,在项上入发际约一寸,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,分布着第三枕神经和枕大神经,两穴对于头痛、颈项部神经痛、感冒发热和热性病炎症等,刺三四分深,有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。

【串解】柯韵伯云:“此条治中风之变,桂枝汤煮取三升,初服者,先服一升也,却与者,尽其二升也。热郁于心胸者,谓之烦,发于皮肉者,谓之热,麻黄症发热无汗,热全在表;桂枝症发热汗出,便见内烦,服汤反烦,而外热不解,非桂枝汤不当用也,以外感之风邪重,内之阳气亦重耳。”

其实即病势重,药力轻,杯水不熄车薪之火,因而出现烦闷的瞑眩现象,也就是中枢神经兴奋的结果,刺风池、风府两穴,先抑制神经之亢奋,再给以桂枝汤就能受药见效了。

【语译】患太阳中风证,初次服桂枝汤不惟不轻快,反而有烦闷不安的感觉,这是中枢神经高度亢奋的缘故,应先用针刺颈后的风池、风府两穴,使它转向抑制后,再服用桂枝汤就好了。

上一章:冉雪峰·伤寒论24
下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24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