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20.太阳病…

伤寒论第20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太阳病,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支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。

桂枝加附子汤方:

于桂枝汤方内,加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,余依前法。

【解析】

本条论述过汗伤阳而表未解的证治。

太阳病,发汗本是正治之法,今发汗后见漏汗不止,是卫阳不固,汗孔不合之故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,注家认为多见于太阳中风误服麻黄汤,“虚其虚”,以致阳不摄阴,卫不固表;也可见于用桂枝汤汗不得法,温覆太过,以致发汗过多。桂枝汤方后注云“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”,可见漏汗不止,反使在表之邪并不能解除。“汗为阴液”,“阳加于阴谓之汗”,汗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。漏汗不止,必伤阳损液而见诸种变证。“其人恶风”,指出恶风寒的程度较原来的中风证恶风寒更重,是过汗伤阳,卫阳不固之故;“小便难”,指排尿不利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谓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”。今过汗伤阳损阴,膀胱津少气冷,化源不足,气化无力,故小便点滴不畅;“四支微急,难以屈伸”,是指四肢轻度拘急,活动不能自如。四肢为诸阳之本,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今阳虚液伤,四肢失却阳气之温煦,阴液之滋养,故觉拘急而活动不能自如。综上所述,可知其病原因在于发汗太过;主证是漏汗不止;主要病机是卫阳大伤而阳不摄阴。故其治疗当固阳止汗,调和荣卫,用桂枝加附子汤。为什么大汗后阴阳两伤而治疗却只用补阳药,不用滋阴药?这是因为,阴伤乃由阳虚表不固,以致阴液丢失太多所引起。主要矛盾在于阳虚表不固,扶阳即可以摄阴。且阳生则阴长,阳气恢复,气化功能正常,阴液就可自行恢复,所以不必加滋阴之品。

附子辛甘大热,能温肾助阳,回阳救逆。少阴肾阳得复,则卫阳充实,卫外为固,漏汗自止。气化正常,阴液渐复,则小便自然得以通利。

此证属表阳虚漏汗不止,已接近于亡阳,急当用附子扶阳固表,绝非黄芪、浮小麦、龙骨、牡蛎之类所可止。至于表气虚,肺气不固之自汗,则可使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汤、保元汤之类,重用黄芪常可取效,也非本方所宜。后世注家或云本条在表之风邪未去,或云在表之风邪已去。但无论有无表邪,均可使用本方。因桂枝汤既可解肌祛风,也可调和营卫而治表虚。

曾治一女子,汗漏不止,先用黄芪、浮小麦、龙骨、牡蛎等无效,因其无热象,遂用桂枝加附子汤,药后漏汗得止。有不少医生不敢用附子,实际上此药用之得当,常获奇效,只要认证准确,即可放胆使用,不必过于疑虑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20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20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