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2.太阳中…

伤寒论第12条

任应秋
任应秋

太阳中风,阳浮而阴弱,阳浮者,热自发,阴弱者,汗自出,啬啬恶寒,淅淅恶风,翕翕发热,鼻鸣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。

桂枝汤方

桂枝三两,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,炙生姜三两,切大枣十二枚,擘

上五味,咀三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服已须臾,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离,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差,停后服,不必尽剂;若不汗,更服,依前法;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。半日许,令三服尽。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时观之。服一剂尽,病证犹在者,更作服,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恶等物。

【校勘】《玉函经》《脉经》《千金翼方》:“阴弱”均作“阴濡弱”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啬啬”作“”;“翕翕”作“噏噏”。

桂枝汤方。《玉函经》:“擘”作“劈”。成无己本:无“三味”两字;“离”作“漓”;“小促”下有“役”字;“不出”下有“者”字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流离”作“淋漓”;《仲景全书》:“遍身”作“通身”;“小促”上有“当”字。《玉函经》:“小促”上亦有“当”字;“周”作“晬”;没有“禁生冷”以下十五字。“若病重”以下,《千金翼方》为:“重病者,一日一夜乃差,当晬时观之,服一剂汤,病证犹在,当复作服之,至有不汗出,当服三剂乃解。”《外台秘要》则为:“若病重者,昼夜服,特须避风,若服一剂,晬时不解,病证不变者,当更服之。”王宇泰云:“小促,宋版作少从容”,但赵复宋本,并不如此,是王氏所见为另一宋本。

【音义】啬啬,音色,悭吝怯退貌。淅淅,音锡,微风的音响,谢惠连诗:“淅淅振条风。”翕翕,音吸,轻附浅合貌。

桂枝汤方。炙,音治,加热炮制也。擘,音簸,分裂也。?咀,读如府举,碎药成粗块之意。滓,音子,淀也,浊也。歠,音啜,饮也。温复,即服药后,以衣被覆盖病人全身,使其出汗。,音直,小雨不辍貌。似,音嗣,续字解,有持续之意,《诗经·周颂》:“以似以续。”两、升,章太炎云:“以汉钱计算,武帝三铢钱最重,一两当今之五钱一厘一毫,王莽货泉最轻,一两当今之三钱四厘八毫,又以王莽的大泉寸法来计算,汉的一斗,当今之一升八合三勺强。”陆渊雷云:“从章先生所考,而折取其中,则汉之一两,当今之四钱二厘九毫半,汉之一斗,当今之一升六合五勺也。又《唐新本草》苏恭曰:古称皆复,今南秤是也,后汉以来,分一斤为二斤,一两为二两,古方惟张仲景而已涉今秤,若用古秤则水为殊少矣。据此,则药秤又当折半计算,然则桂枝汤桂、芍、姜各三两,分为三服,今当每服用各二钱,三服之水七升,今分三次煮,则每服用水三合八勺半也。”

【句释】“阳浮而阴弱”,轻诊脉搏,则现浮象,稍重按,则感到脉的搏动不太鼓指。“阳浮者,热自发”,应解释为因为充血发热,所以轻诊脉搏则现浮。“阴弱者,汗自出”,应解释为因为不断的出汗,所以重按脉搏,则搏动力不足。“啬啬”“淅淅”,都是病人怕冷的表现。“翕翕”,即由恶寒而转变到发热时的形容。“鼻鸣”,为鼻黏膜充血发炎,呼吸障碍发生的音响。“干呕”,由发热刺激呕吐神经使然,即一般所谓的胃气上逆。

【串解】程应旄云:“阴阳以浮沉言,非以尺寸言,观伤寒条,只曰脉阴阳俱紧(按:第3条),并不着浮字可见。惟阳浮同于伤寒,故发热同于伤寒;惟阴弱异于伤寒,故汗自出异于伤寒,虚实之辨在此。热自表发,故浮以候之;汗自里出,故沉以候之,得其同与异之源头,而历历诸证,自可不爽。”

即是说太阳中风的桂枝证,表现在症方面,为热自发,汗自出;表现在脉方面,为浮而弱,这是与太阳伤寒大不同处。而鼻鸣、干呕,并不是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。喻嘉言云:“后人相传,谓伤风恶风,伤寒恶寒,苟简率易,误人多矣。”的确,这里既谈“恶风”,又谈“恶寒”,可见恶风、恶寒只是主观感觉上的轻重不同而已。

【语译】在太阳期的伤风症状,脉搏往往是浮而弱,因为发热,所以脉浮,又因为不断地出汗,所以浮中见弱。在还没有发热之先,常呈显一番啬啬、淅淅的恶寒状态,一会儿又翕翕然发起热来了,如热高时,亦有出现鼻道的呼吸障碍和干呕症状的,但都可以“桂枝汤”为主方进行治疗。

【释方】“桂枝”是发表解肌的必需药,即是能鼓舞血行,抵抗疾病。“芍药”,《本草经》称芍药除血痹;《名医别录》谓通顺血脉,散恶血,逐贼血;《本经疏证》说能破阴凝,布阳和。芍药同样能亢奋血行,协合桂枝,增加抵抗力,排除病毒。甘草和中助液,大枣培中和血,生姜暖胃,这些作用都能够补偿自汗的消耗。

上一章:冉雪峰·伤寒论12(2)
下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12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