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6.太阳病发…

伤寒论第6条

陈修园
陈修园

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为温病。若发汗已,身灼热者,名风温。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,语言难出。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视失溲;若被火者,微发黄色,剧则如惊痫,时瘈疭;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

【注】且夫太阳病之即发者,有中风、伤寒之异。至于不即发者,《内经》谓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,为伏邪蕴酿成热,邪自内出。其证脉浮,头项强痛,故亦谓之太阳病。但初起即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须于中风、伤寒之外区别,为温病。治宜寒凉以解散,顺其性以导之,如麻杏甘石汤之类。若无头项强痛之太阳病。但见发热而渴、不恶寒之证,是太阳底面少阴为病。《内经》谓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是也。若心中烦不得卧者,黄莲阿胶汤主之,稍轻者,阳盛阴虚之人,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,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署之里,阳明署之表。职所云心中懊恼。舌上苔者,栀子豉汤主之;渴欲饮水、口干舌躁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;脉浮、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之类,切不可用辛温以发汗。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汗之,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。不特汗后身不凉静,而且发汗已,身反灼热者,是温病为风药所坏,遂变重证。名曰风温。

风温之为病,若何?其脉阴阳俱浮,其症自汗出,犹为太阳中风之本象,而大可患者全显出少阴之危象,肾主骨,热在骨,故身重,热入阴分,故神昏而多眠睡,鼻息必鼾,为肾热而壅于肺;语言难出,为肾热而壅于心,以肾脉上连心、肺也。若被误下者,津液竭于下,而小便不利,津液竭于上,则目系紧急而直视,且既竭之余,肾气将绝,不能约太阳之气而失溲。危乎,危乎!

若被火炙或烧针者,以热攻热,肾败而现出克攻之象。微者皮肤发黄色,为土克水。剧则热亢攻心,如惊痫,热极生风,时瘈疭。其皮肤不止发黄,竞若火熏之,现出黄中带黑之色,是被下主一逆,被火再为逆。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

推而言之,凡服一切消导之药,皆犯被下之禁;凡服一切辛热之药,皆犯被炎之禁,医者可不慎乐哉?

此言太阳病中有温病,误治即变风温也。

上一章:张锡驹·伤寒论第6条
下一章:恽铁樵·伤寒论第6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