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384.伤寒其…

伤寒论第384条

胡希恕
胡希恕

伤寒,其脉微涩者,本是霍乱,今是伤寒,却四五日,至阴经上,转入阴必利。

本呕下利者,不可治也。欲似大便而反矢气,仍不利者,此属阳明也,便必硬,十三日愈。所以然者,经尽故也。

下利后,当便硬,硬则能食者愈。今反不能食,到后经中,颇能食,复过一经能食,过之一日,当愈,不愈者,不属阳明也。

“伤寒,其脉微涩者,本是霍乱,今是伤寒,却四五日,至阴经上,转入阴,必利。”这是一节。他说“伤寒,其脉微涩”,微涩就是津液虚,津液、血液俱不足的样子了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伤寒怎么能这样子呢?由于他本是霍乱,他得的时候就是呕吐下利。

“今是伤寒”,他呕吐下利止了。这就根据上一节(第383条)说的问题,所以,现在只剩一般伤寒的这种情况了,那么这个不是好现象。要是好(病愈),这样子慢慢大便干了就好了。(但本条)这一个“却四五日,至阴经上”,这指着伤寒说了。那么这个他是当时无可下利了,所以他吐利都止了。那么再四五天,到阴经上,说伤寒传里的时候,他还要下利的,还要“必利”。这个后头有,怎么治疗有啊(第385条,四逆加人参汤主之)。这是一条。

还有一条,就是始终不利了,就是好了(病愈)。“本呕下利者,不可(乱)治也。”说以前他是呕吐下利,霍乱,那么现在“只是脉微涩”而不下利了,可是“脉微涩”(说明)没正常,你可知道啊!他是下后太虚了。你要好好观察,他本来是霍乱那个呕吐下利,现“脉微涩”是应该的,他要逐渐恢复的,不要瞎治,“不可治也”,这阵儿你看他虚,瞎给补,这可不行。

“欲似大便而反矢气”,这底下都是接着这句话(本呕下利者,不可治也)。他要大便,但是“而反矢气”。已经不利了,虽然转矢气,就像拉似的,可是(大便)还是不利。“此属阳明也”,这是属于胃气恢复,这个“阳明”它指着胃说的,不是指阳明病说的。

“便必硬”,胃气恢复,津液还是不那么充足了,所以脉微涩,但是以后慢慢地大便它要硬了。

“十三日愈”,这都是约略之词,一般说都是十三四日就要好了。那么古人他要解释,为什么十三日好呢?这是“经尽故也”,六日一个循环,十二日两周,那么到第十三天又该转属阳明了,所以这既然是胃气恢复了,到这一天他一定要好的,这是古人的看法,其实这没什么大意思。

霍乱病,下利止,如果是好的样子,尽管其脉微涩,这慢慢能恢复的。恢复得多长时间呀?一般是十二三天。这是说“不可(乱)治”。

这一节是两个意思:头一个不是个好样儿,虽然暂时止了,以后就变成虚寒下利,那还是很严重;第二个呢?干脆他是好了,可是脉还是微涩,这阵儿可不要胡治,吃热药更不行。那么这个你看看情况,逐渐逐渐胃气恢复大便硬,就是完全好了。为什么大便硬啊?津液丧失太多了。他不像一般那个闹肚子,闹肚子,比方闹痢疾吧,他一点点大便成形儿;(本条)这个不是的,这个丧失水分太多,胃肠里头没有什么东西了,所以有屎出来是干的,这也是霍乱病的一个特殊情况。

“下利后,当便硬,硬则能食者愈;今反不能食,到后经中,颇能食,复过一经能食,过之一日,当愈。不愈者,不属阳明也。”

这是根据上边一条的第二个部分,就是霍乱病已经不吐不下了,脉微涩,逐渐大便要硬的。所以“下利后,当便硬”,这指着霍乱病。要是硬呢,这是胃气恢复了,“硬则能食者愈”,胃气完全恢复。“今反不能食”,因为大吐大下之后,胃气也是虚,大便是硬,但是他不能吃东西。“到后经中,颇能食”,你还要观察观察,就是头六天不能吃东西,转入后经了,他慢慢地能吃东西了,就是胃气在这时候恢复了,这也没问题。那么在后经中,一经就是一个六天,都好(没发生意外),那么到第十三天也一定要好的。“过之一日当愈”,如果过之一日,还不好。还不好那就是能吃,而病是不好的,还是拉不下屎来,是这种意思。这就“不属阳明也”。你不要看着胃气恢复了,老不治也不行,这个时候一定要随证而治之。(当然他)话是没说。这种情形也是少了。

一般要是大便硬了,霍乱是可以好的;也有丧失水分太多,那么肠胃虽然能食,大便始终不通这个事儿也是有的。这要根据当时的情形,但是用承气汤的机会很少。这个情况用蜜煎导的法子,或者用麻子仁丸这类方药,总之要少给他用攻破药才好呢。

上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384条
下一章:曹颖甫·伤寒论第384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