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经方 » 健忘斋医话

温法

冉雪峰
冉雪峰

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,特以轻重分大小,真是性质各别。小建中疗正虚,大建中疗寒实。小建中主治条文首曰诸虚百不足,大建中汤主治条文,首曰心胸中大寒。小建中列虚劳门,大建中 列腹满寒疝门,学者不可知其故矣。但二方均用饴糖,以化刚药而归之柔,柔中寓刚,刚中寓柔,为协其宜,且用在中焦营气斡旋,此所以用名建中也。

建中理中同是从中焦立法。服建中,炊顷饮粥食糜温覆。理中,食顷,饮热粥自温,勿揭衣被。不宁蕴谷气,温中气以和表,且覆衣被温表气以助中。此等斡旋处,学者当深深体会。至二方均用参近补,均用姜近温,不曰补曰温,而曰建曰理。建是从败后再造,理是向乱处整顿,较补较温,尤有深邃遥远意义。

理中汤是温中,附子汤是温下,干姜附子汤是合中下而并温之。理中汤用参术是双补脾胃,所以显理之真义蕴。附子汤用参术是由脾输肾,所以加温之原动力。后方单用姜附,不宁不用参术,并不用草芍,盖阴柔牵制,恐厥阳之难复;呆钝平补,防化机之淤滞,先其所急,学者须领会意旨。

真武汤、吴茱萸汤亦是温下温中。但理中汤是运脾阳,吴茱萸汤是振肝阳,附子汤是暖肾寒,真武汤是去肾水,取义各各不同。肝阳振而脾阳自运;肾水去而肾寒自除。虽是隔治,不啻正治,虽是变法,不啻常法。有病之机窍,在肝不在脾,在肾水不在胃寒。恰如其分,所投必效乎。

干姜附子汤中下并温,四逆汤侧重温下。四逆虽用干姜,乃温中以温下。其用甘草,中焦药为复味,仍是由中以输于下。所以然者,若下焦阳真亡,证为不治,故惟就中立法。观通脉四逆汤加干姜而不加附子,其精蕴跃跃显出。白通不用甘草,不加重干姜,前为由中以达四末,后由上下以交中耳。

通脉四逆汤、白通汤,两通字须着眼。虽曰回阳,只是通脉。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及白通加人尿猪汁汤,乃二方再进一步疗法。不宁亡阳,而且亡阴。或阳欲亡,而无阴维系以留恋;或阳欲回,而无阴起极以为复回之本。阳未回,防其牵制,阳将回,防其孤亢。识在防先,间不容发,知进退存亡,而不失其正,其庶几乎!

乌头原是兴奋药,但性烈有毒,少量即可由兴奋而转麻醉, 减少氧化,降低血压,故外人用为麻醉药、镇静药。并犹能疗何物风,能疗何物湿,而风湿麻痹者,乃冲动神经,中说所谓大气一转,其结自散。观大乌头煎、乌头汤、乌头桂枝汤各条,所叙主治义甚明显。然用其冲动至如醉状,吐逆不惜。现非以施手术麻醉为目的,殊有研究之必要矣。

天然硫磺中杂砒质,性颇燥烈,温而兼泽兼涩,与乌头、巴豆又另是一格。米硫丸用半夏导引,促助硫磺直入下极,与半夏 秫米汤用意同。彼方降其气即益其阳,此方纳其阳,即补其气。至黑锡丹、二气丹,一则硫与铅合,沉降理肾;一则硫与汞合, 兴奋人心。能涩能通,能降能升,其方剂较半硫丸又进一层意义,尤为弘深云。

专题:健忘斋医话
来源:《冉雪峰医集》
上一章:和法
下一章:清法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