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
实证,如果现出虚衰的证候,是不好的。
“脉沉”为在里,我们前面讲了一个,“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者,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”(301条),所以每一段你都要看整个的问题。
那么这个“脉沉”既不是“始得之”,这是第一。第二也没有表证发热的情形。(本条)这个只是脉沉,沉为在里,沉也主有水,你们看《金匮要略》水气篇就有了,“脉沉者当责有水”。前面那个麻黄附子细辛汤,怎么不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呢?就由于是用细辛来逐水,来逐饮,里头有水饮。(麻黄附子细辛汤)一方面逐水饮,一方面解表,(麻黄附子细辛汤)那个方子是那样的。(但是本条的)这个时候不行,这个时候它没有表证,所以他没说“始得之”。
那么(本条)这个脉沉,里头有寒水,所以少阴病里头有寒水,非要转成太阴病不可。转成太阴病就相当危险了,呕吐,下利,脉微欲绝,再有这些情形就有死的可能了。所以(本条是)稍见其端,脉沉它不浮。我们讲的“脉微细”(281条),是浮之中的脉微细,它是在表啊。(本条)这个脉沉不可轻视,里头是有寒饮,转过来它就要腹痛下利,阴寒在里太阴病要发生,发生就危险嘛。所以赶紧“急温之,宜四逆汤”。只是能用四逆汤温其里。
(前面)他讲了三个急下证,说急下证这些特殊情形。他这个书都是应急治变,不要认为少阴病尽出这个事儿,不是的。
那么如果有阴寒在里情形的发现,那就根据治太阴的法子,用四逆辈。这一段就主要这样子。那么(本条)为什么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呢?因为没有“反发热,始得之”这一种情况。四逆汤咱们前面讲过了,不必分析这个方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