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321.少阴病…

伤寒论第321条

胡希恕
胡希恕

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可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“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急下之”,不是“可下之”,是“急下之”,“可”字改成“急”字。在《玉函经》里就是“急下”。《玉函经》跟这个书,都是王叔和编辑的,两个(版本)对照着看好一些,这个是错的,本来三个急下证放在一堆儿,“宜大承气汤”。

那么这一段书根本不是少阴病。这个就是所谓瘟疫了,《瘟疫论》所说就是热结旁流,“自利清水”,自下利而清水。这个“清”字当动词用,就是大便的意思,就是排便,排出的便,全是水。这个“清”古人是当如厕讲,跟“下利清谷”是一样的。下利同时清谷,便出来的是完谷不是粪,当然也没有味儿了,谷物都没消化,这都是胃虚的一种说法。

这个清水不是(清而无色)的。色纯青,就是青褐色,我得过这种病,这个清水是色非常浑浊,发青黑色,就是污浊之水了,气味难闻得很。

“心下必痛”,他这个书“必”字的用法前头讲了很多了,太阴阳明合病必下利,就是说这一段必须有这个证候(下利),才是这个情形(太阳阳明合病)。如果心下不是疼痛,这不能说他内有结实了。他心下疼痛,病一来呀,开始从胃上结,所以吴又可就叫热结旁流,结者自结,流者自流。一方面结,热得很,它结;一方面排斥这水,赶紧下。结在中,从旁侧流出,吴又可给起个名字叫“热结旁流”,挺有意思。就是一方面结、一方面流。

一般的阳明病不是这样,一般阳明病热酝酿到相当程度,它是使得水分消失,水火不同炉,火盛了水自然就要消失,所以阳明病法多汗,小便数,大便硬。小便数、多汗都是祛除水分,里头热可以蒸蒸汗出。那么,热结旁流(则与阳明病有所差异)来得猛,一方面结,一方面对水毒的排斥,(导致)不能出汗,不能小便数,就是统统往下排斥,所以伤津液、结都是相当迅速。

那么心下结他就疼了,结于心下就是胃这个地方。

“口干燥”,同时津液虚燥的情形也反映到了口腔。

“急下之”,这不急下是不行的,急下当然也得用大承气汤了。

我得过这个病,这个病我最有体会。说话是四十年前了,我有一天正睡觉,我就感觉整个身体晕眩起来了,就像做梦一样,那阵儿我寻思就是做梦呢,可是难受得很,我当时就醒了,肚子疼啊,我就往厕所跑,那时候厕所都在外头(室外),我跑出去就回不来了,那时候我那孩子在我那儿呢,他去把我弄回来了。我所排泄的就是“自利清水,色纯青”,气味难闻得很。回来我就人事不知了,这东西凶得很呐。这一宿差点没死了,后来他们找了一个西医,给我急救,打了一针。第二天早晨我清楚点了,并没感觉有多发烧,就是肚子疼。后来我就想就是(本条)这个病,不是吃大承气汤,我就吃的调胃承气汤,吃了病就好了。泻两泡屎病就好了。那嗓子干得厉害。

所以这种病古人叫瘟疫,它不是从少阴病来的,可是情形的反映像少阴病,它也是脉不那么急躁,而且人困倦。按现在说,我当时就是休克了。当时什么也不知道,给我打针我一点都不知道。所以(本条)这个与少阴病无关,属于瘟疫,你们看看吴又可的《瘟疫论》,它这个病来了就是从里边发现的。

上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321条
下一章:曹颖甫·伤寒论第321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