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阴病,四逆,恶寒而身踡,脉不至,不烦而躁者,死。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。
【串解】钱潢云:“恶寒身踡而利,手足逆冷者,固为不治,此条但不利耳,上文吐利烦躁,四逆者死(按:第296条),此虽不吐利,而已不见阳烦,但见阴躁,则有阴无阳矣,其为死证无疑,况又脉不至乎。前已有脉不至者,因反发热,故云不死(按:第292条),又有脉不出者,虽里寒而犹有外热,身反不恶寒而面赤,其阳气未绝,故有通脉四逆汤之治(按:第317条)。此则皆现阴极无阳之证,且不烦而躁,并虚阳上逆之烦,亦不可得矣,宁有不死者乎。”
“烦”为自觉症,“躁”多为无意识地的乱动,“烦”尚未至于失神,“躁”常为失神的征象,所以古人以“烦”为阳“躁”为阴,阳证为实,阴证为虚,故主死。
【语译】患少阴病,由于心脏的衰竭,体温的低落,手足四肢厥冷,恶寒踡卧,脉搏停止,心里虽不烦,而外在却有失神躁扰的现象,多为死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