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阳微而汗出少者,为自和一作如。也,汗出多者,为太过。阳脉实,因发其汗,出多者,亦为太过。太过者,为阳绝于里,亡津液,大便因
【校勘】成无己本:“太过”下无“者”字;“阳脉实”句以下,另为一条。《玉函经》:“和”字下无小注“一作如”三字,亦无“也”字;“阳绝”上无“为”字;“于里”作“于内”;“鞕也”两字,作一“坚”字。
【句释】“脉阳微”“阳脉实”,《医宗金鉴》云:“脉阳微,谓脉浮无力而微也;阳脉实,谓脉浮有力而盛也。”“阳绝于里”,程应旄云:“阳气闭绝于内,而不下通也。”
【串解】《医宗金鉴》云:“凡中风伤寒,脉阳微则热微,微热蒸表作汗,若汗出少者,为自和欲解,汗出多者,为太过不解也,阳脉实则热盛,因热盛而发其汗出多者,亦为太过,汗出太过,则阳极于里,亡津液,大便因硬,而成内实之证矣。”
本条似为解释桂枝汤煮服法,所谓“遍身,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离,病必不除”的深义,这是发汗解表的基本精神。
【语译】患太阳病,脉搏浮弱,能够周身都出通了少许的汗,调节机能便可能因此得到调和,而病变消退;如果汗出得太多,可能因过分损失水分,而发生其他病变,这是出汗太过了;假如见到患者脉搏浮大,便使用重量发汗药,而通身出了大汗,这仍然是太过了,是不适当的,因为过多的出汗,往往会引起肠道干燥,津液缺乏,大便燥结,不能不留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