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231.阳明中…

伤寒论第231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阳明中风,脉弦浮大而短气,腹都满,胁下及心痛,久按之气不通,鼻干不得汗,嗜卧,一身及面目悉黄,小便难,有潮热,时时哕,耳前后肿,刺之小差。外不解,病过十日,脉续浮者,与小柴胡汤。

【解析】本条论述阳明少阳同病,湿热发黄的证治。

“阳明中风”,即阳明经被风邪所伤。弦为少阳之脉,浮大为阳明之脉。“脉弦浮大”,提示少阳阳明两经受邪。“短气,腹都满”,是阳明腑热郁闭的表现;“腹都满”,是全腹都胀满。阳明经脉挟鼻而行,邪热闭郁阳明经脉,故鼻干不得汗。邪客阳明,阳气怫郁,因而发热一证自在言外。从上述脉证可知,本证为阳明经腑同时受邪。但从脉浮大而非沉迟、沉紧,证虽有潮热,然不见大便难、腹痛拒按,可知阳明经表之邪热并未尽归于腑而成阳明腑实证。少阳经脉布于人体两侧,少阳受邪,经气郁遏,疏泄不利,故胁下连及心痛,即使久按之,气也不通,胀痛不减。少阳三焦之气不利,水道不畅,故“小便难”。水道不畅,从而导致水湿内停,与热互结,湿热熏蒸,则一身及面目皆黄染,从而形成黄疸。湿性黏腻重浊,与热互结又可阻遏气机,故嗜卧而身重。少阳气郁,枢机不利,影响胃气上逆,故时时出现哕逆之证。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耳前;足少阳胆经的分支从耳后分出,进入耳中,出于耳前,故两经受邪,邪热壅滞经脉,则“耳前后肿”。此证与“颐毒”相似,其治可用针刺之法,以疏通经脉。由于邪气盛,病情重,故针刺后也只是脉证少平而外邪仍不解,此即所谓“刺之小差,外不解”。针刺何穴,文中没有记载。根据前人治痄腮(发颐)的经验,可刺支沟、曲池等穴,以泻阳明少阳之邪热,可资参考。

“外不解”,既指“胁下及心痛”的少阳经证仍在,也言潮热、鼻干不得汗等阳明经表之证未解。若病过十日,脉续浮,即弦浮大脉象不变的,说明病程虽长,但脉证未变,邪仍在经表,未传于里,故其治还当与小柴胡汤和解。为什么阳明、少阳两经合邪治以和解而不用清下呢?原因有二:一是少阳有三禁,即禁汗、吐、下;二是本证以少阳脉证为主,故虽有阳明病,亦当用和解之法,而治从少阳。小柴胡汤可以和解半表半里,使其枢机通利,则表里之邪热皆除。况且方中柴胡、黄芩又有利胆退黄的作用,因此柴胡剂是治疗黄疸的常选方剂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记载:“诸黄,腹痛而呕者,宜柴胡汤。”本条所述脉证为阳明少阳同病而又有湿热发黄,因此选用小柴胡汤以疏利肝胆,通畅三焦,清利湿热,也是非常适宜的。“与小柴胡汤”,有根据具体病情,灵活加减化裁之意,“与”、“主之”的提法有别。因本证有小便难,一身面目悉黄,胁下及心痛,久按气不通等湿热交阻,气郁不疏的见证,故应去大枣以防增湿助满。陈修园有歌诀云:“胁下痞硬大枣除,牡蛎四两应生杵”,即指出不但要去大枣,还应加生牡蛎以软坚止痛。为了加强清利湿热以退黄的治疗效果,还可加茵陈及与五苓散等清利、渗湿药物合方使用。治疗耳前后肿,也可适当加连翘、贝母等清热散结之药。总之,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,可以灵活使用方药,即所谓“师其法而不泥其方”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231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231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