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92.阳明病…

伤寒论第192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阳明病,欲食,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调,其人骨节疼,翕翕如有热状,奄然发狂,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水不胜谷气,与汗共并,脉紧则愈。

【解析】本条承接上条,论述阳明病中寒,胃气得复,病愈作解的见证。

阳明病中寒,本不能食。今欲食者,说明寒去而胃阳得复。若阳复太过而从燥化,则小便数多而大便当硬,今小便反不利而大便自调,说明湿热内蕴而未成燥实。湿留关节,筋脉不利,故骨节疼痛;湿热郁蒸,则“翕翕如有热状”。由于胃阳得复,正气充盛,能以驱邪外出,湿热邪气得以外越,其人则可忽然见狂躁、濈然汗出而病愈。“此水不胜谷气”,是张仲景对本病自愈机理的概括说明。阴不胜阳,有胃气为盾,故其病向愈。

关于“脉紧则愈”有所争议。有的认为:紧言脉象有力,是邪去正复的标志,故脉紧则愈;也有的认为:寒邪为病,多见紧脉,今胃阳来复,阳能胜阴,故当为“脉紧去则愈”;还有的认为:脉者,血脉也,因阳气得复,血脉紧固而外邪不入,故病愈等等,尽管诸家见解有所不同,但就其正胜邪却这一点来讲,则是完全一致的。成无己的“阴阳气平,两无偏胜则愈”的注解,确是说出了病愈的根本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192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192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