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58.伤寒中…

伤寒论第158条

胡希恕
胡希恕

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硬而满,干呕心烦不得安,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益甚,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

这一段,不只说的甘草泻心汤,同时给上边这两个方剂“心下痞硬”做解说。“伤寒中风”者,无论伤寒或中风,依法全应该汗以解之。不过伤寒用麻黄汤那一类的方剂;中风用桂枝汤那一类的方剂。没有吃泻药的啊。而“医反下之”,这是为逆。

“其人下利,日数十行”,这样子(应汗解而下之),由于吃泻药,热邪内陷,而反为协热痢了,其人下利一天几十次。

“谷不化”,下利太频了,不容易消化而都下来了,所以谷不化。这个不是四逆汤证的那个谷不化,那一个(四逆汤)是胃根本不能消化;这个(甘草泻心汤)是胃虽然能够消化,但是由于泻得快,也不化。

“腹中雷鸣”,肚子里头叫唤,这跟半夏泻心汤是一样的。

“心下痞硬而满”,心下不但痞而且硬还满。这就是半夏泻心汤证那种心下痞硬而满。由于泻下的关系,伤了胃气了。后头有解释。

“干呕心烦不得安”,甘草泻心汤搁个不得安,对于神经官能(症)还起作用的。

“医见心下痞”,这个大夫给吃完泻药,一看这个地方“痞硬”,不光痞还硬。“谓病不尽,复下之”,说这里头还有东西,还得吃泻药。

“其痞益甚”,痞硬越来越厉害。这一个张仲景在后头给做解释了。

“此非结热”,不是阳明病热结于里。“但以胃中虚”,这就由于你开始吃泻药,胃本来没病嘛,你把胃气给弄虚了。所以“客气上逆”,不但外邪(乘)胃虚而入内;而且里面的水,也算“客气”,也逆于上。“故使硬也”,所以这阵儿胃硬是这么来的。

“甘草泻心汤主之”。这一个应该用甘草泻心汤来主治之。

这三个方剂你看差不多,甘草泻心汤这个药物变化更小。它只是把甘草增量,原起三两,变成四两。甘草主要是缓急迫。那么这个方证,人不安宁得厉害,心烦不得安,用甘草缓其急迫了。

但是这一个方子也不止限于这一个(心烦不得安)。你们看看《金匮要略》里头“狐惑篇”里头有。说“蚀于上者为惑,甘草泻心汤主之”,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口腔溃疡这类的病。这个方子非常灵验,你们可以用。如果口舌特别干,加生石膏;那么烦热更厉害,再加点生地。这非常好使,我常用。用甘草泻心汤,如果口舌不那么干燥,就用甘草泻心汤就行,就起作用。方中的甘草,我常用生甘草,因为生甘草更能够祛热。所以古人拿甘草泻心汤治狐惑病,治蚀疮就是口腔溃疡这类的病,(我觉得)挺奇怪的,开始我也是试验,给人治疗,特别有捷效。那时候将近解放,协和医院口腔科(有个大夫)姓温,温主任,她不断找我,那阵儿她老让我上她们医院去。因为那一阵儿我在北新桥开业。口腔病(的患者)净她给我介绍。她说,你把这个法儿告诉我们吧。口腔溃疡腔看起来是个小病,这种病可多了。她说西医简直就是没什么办法。我说就是甘草泻心汤。不知道这个温主任现在还在“协和”不?是个女的。但是这个(甘草泻心汤)的加减,她有的时候掌握不好。(甘草泻心汤)很好使,凡是胃肠炎这类的病,久而不愈,用这个方子和前面那两个方子,要是用之得当,都好使的。在临床上常有,这个人经常大便溏,不爱吃东西,恶心,肚子叫,心下痞硬,有这些情形(的患者)很多很多的。你们(可用)这三个方剂,偏于下利,有干嗳食臭,就用生姜泻心汤;没有(干嗳食臭),有下利,可以用这个(甘草泻心汤);没下利,只是呕,心下痞硬,腹中雷鸣,用半夏泻心汤。这几个方剂差不多,可以这么选择用,这些方证在胃肠疾患特别多见。你可以观察试验。

上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158条
下一章:曹颖甫·伤寒论第158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