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54.心下痞…

伤寒论第154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大黄黄连泻心汤方:

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

上二味,以麻沸汤二升渍之,须臾绞去滓,分温再服。

【解析】本条论述火痞的脉证与治法。

条文言简而意赅,只提一证一脉便予处方用药,这就是《伤寒论》善抓主证的具体体现。

一证就是“心下痞”,即胃脘部堵塞不通之感。“心下痞”作为一个症状,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,如水热互结,气机壅遏的结胸证;胃肠燥热,腑气不畅的腑实证等,这就需要借助其他诊察方法以作鉴别,其中的腹诊便是一个重要的方法。“按之自濡”,濡通软,即心下虽痞,但按之柔软,说明此证并无实邪结聚,正如第159条所说:“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”,只不过是气机不畅、痞塞于心下罢了。这样可与心下痛按之石硬的结胸证、脐腹按之有“燥屎五六枚”的阳明燥实证相鉴别,以加强辨证能力。

一脉就是“关上浮”。关脉居尺寸之中,主中焦病,用以候脾胃。“浮”,在此泛指阳脉,如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等脉皆属此例。关上见阳脉,反映中州有火热之邪,火热邪气结于心下,因而成痞,这又与结胸及阳明腑实证之寸浮关沉或沉紧之脉大不相同。本条虽仅提出一脉一证,但若把脉证互相联系起来分析,就不难看出,此证属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,使胃气不和而作痞证,故又有“火痞”或“火气痞”之称。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而消痞气。

本条仅用20余字,便把火痞的病机、病位、病性、主要脉证、治则与方药概括无遗。然在临床辨证时,据此尚嫌不够全面,往往还需要参考一些其他症状,如火热邪气上扰,多见心烦,甚或吐血衄血;火热邪气迫于小肠则见小便黄赤;火热痞塞于心下,影响胃肠之气不利,可见大便虽通但不爽。此外舌质红绛、苔薄黄等也多可见到。若能综合多方面的火邪表现,结合本条主脉主证,则可准确无误地作出诊断。

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、黄连组成。方中大黄苦寒,本为推陈致新,清热通便,荡涤肠胃之药;黄连苦寒可清心胃之热而能厚肠胃。本证既为无形之热邪痞结心下,并无有形之实邪结滞肠道,而为何反用大黄之下?妙在本方的煎服法与众不同。方后注云:“右二味,以麻沸汤”渍之,“须臾绞去滓”,是说二药并不煎煮,而是用滚开的热水浸泡片刻,然后即去滓饮汤。如此渍药之义,则取二药苦寒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,薄其苦泄之味而防止其直下肠胃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中,用本方加黄芩,名泻心汤,治吐血、衄血,但用煎煮之法,而且顿服,则取其味厚力大而泻其血分之热。用药虽一,服法有别,效应各异,可谓法中之法。

《千金翼方》注云:“此方本有黄芩”,下条附子泻心汤中亦有黄芩,故宋臣林亿等认为本方中应有黄芩。若有黄芩,则泄热消痞之力更强。

唐容川在《血证论》中第一张治血病的方子即泻心汤,用其清血中火热而止血。临床经验证明,用之治吐血、衄血、心下痞而烦、牙痛等诸般火热邪气所引起的病证,效果均非常理想。然在使用时,大便不秘结者,可用开水浸泡法服药;对伴有大便燥结者,亦可采用煎煮之法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154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154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