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131.病发于…

伤寒论第131条

陈慎吾
陈慎吾

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;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也。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。

结胸者,项亦强,如柔痉状,下之则和,宜大陷胸丸。

本条是和痞证做比较。

“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”,这句话怎么讲啊?这个阳、阴,你就当表、里这样理解。“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”,就是病发于外,病发于表,病发于外应该怎么治啊?应该发汗,下就错了,他反倒下了,这就错误了。有什么坏处?引邪入内了。“热入因作结胸”,邪热进去了并不是都作结胸,也可能作协热利,也可能作喘。这个邪热进去了作什么?作结胸。为什么作结胸?有水,有水在胸膈。“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也”,病发于阴,阴当里面讲,这个人里面本来有病。里面什么病啊?是肠胃有病。“而反下之”,反倒用了下法,“因作痞也”,就成了痞证。什么叫痞啊?痞就是我们俗说的胸口这个地方高出一点来,就是痞。痞并不硬,你看它高出一点,你一按还软,这叫痞。结胸硬,以后我们讲了就知道了。“因作痞也”,那么现在我们知道了结胸跟痞证的病因不同,结胸是“病发于阳而反下之”,痞证是“病发于阴而反下之”。“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”,成结胸的缘故是什么?是因为下太早了,可见结胸如果晚下还不算错。结胸这个病治疗起来还是要下,但是你下得太早不行。什么时候就算不早呢?等表证好了你再下,那就没有毛病了,就不至于“热入因作结胸”了。为什么不说“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,所以成痞者,亦以下之太早故也”?因为痞证不管早晚都不应该下,痞证它是里面的虚证,肠胃本来就弱,你根本就不应该下,到什么时候也不应该下,所以他单提结胸下早了,不提痞下早了。

“结胸者,项亦强,如柔痉状,下之则和,宜大陷胸丸”。“柔痉”就是脖子不大能动弹,有时候反张,这是柔痉。是因为脖子那没有血液、津液营养它,那地方不滋润了,发僵了。为什么不滋润了?血液跟津液过不去。为什么过不去啊?水与热结,堵塞住了,使这个津液跟血液上不去,上面不能够得到营养。这个病是不是需要滋阴啊?不行,“下之则和”,给他一下就好。你下什么呢?热与水结滞住了,给它破开,那地方不结了,津液也就流通了,也就不“如柔痉状”了,“下之则和”。“宜大陷胸丸”,用大陷胸丸合适,这怎么吃起丸药来了?这个下怎么吃丸药?“医以丸药下之,此非其治也”,是凡下都不应该吃丸药吗?这个下他用丸药什么道理啊?这个需要缓治,所以用丸药。为什么这个需要缓治?需要叫这个药力往上发展,叫药力往上走的时候,用丸药好。

这个方子有大黄、葶苈子、芒硝、杏仁、甘遂这五味药。大黄我们不说了,葶苈子味苦、性大寒,专入肺,专治肺部壅塞咳喘。可是我们要注意,因为水的堵塞导致的咳喘用葶苈最好,别的不行。所以《神农本草经》上说它能治这个癥瘕积聚,治一切的血的病。什么道理呢?就是气帅血行啊,肺不通了气就不通了,气要不通了,它就不能够通畅血液,气要一行呢,血液就行了。芒硝我们知道了,它是软坚的,能泻下。大黄能够通过促进蠕动来泻下。杏仁这个药也是入肺降气,它能往下降气,气行水也就行了。这个方子起主要作用的药是哪味?甘遂。甘遂味苦,性寒,有毒,是祛水的药,它这个祛水跟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猪苓等完全不同。甘遂可以说是祛水渗利药里面最峻、最厉害的一味药,能够祛除所有经络里面停的水。肚子里头有停水、身肿、因为有水停在里面导致的小便难,它都能治。

这个方子你别看它份量重,大黄半斤、葶苈半升、芒硝半升、杏仁也是半升,但甘遂的量很少,这个药是缓的,要是不下水,还可以接着再吃。

上一章:张锡驹·伤寒论第131条
下一章:陈修园·伤寒论第131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