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数之脉,慎不可灸,因火为邪,则为烦逆,追虚逐实,血散脉中,火气虽微,内攻有力,焦骨伤筋,血难复也。脉浮,宜以汗解,用火灸之,邪无从出,因火而盛,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,名火逆也。欲自解者,必当先烦,烦乃有汗而解。何以知之?脉浮故知汗出解。
【校勘】《玉函经》:“脉浮,宜以汗解”以下至“火逆也”另是一条;“欲自解者”以下,又另是一条。《玉函经》《脉经》《千金翼方》:“宜以汗解,用火灸之”句,作“当以汗解,反而灸之”;“名火逆也”句,作“此为火逆”;“乃”字上无“烦”字;“乃有汗”独立为一句;“而解”上有“随汗”两字。成无己本:“汗出解”下有“也”字。《玉函经》:“汗出解”作“汗出而解”。
【句释】“微数之脉”,即心力不足,血液减少,动脉神经反而呈虚性兴奋的脉搏,所以程应旄云:“血少阴虚之人,脉见微数”。“追虚逐实”,程应旄云:“阴本虚也,而更加火,则为追虚,热本实也,而更加火,则为逐实。”“焦骨伤筋”,形容火毒的伤害作用,不是筋骨真能焦灼。“必重而痹”,即身体有沉重和麻痹的感觉,是运动和知觉神经末梢的异常反射现象。
【串解】陆渊雷云:“脉微为阴虚血少,脉数为热,此热正由阴虚,谓之虚热,与阳盛之热大异……凡阴虚之热,当益其阴,景岳滋阴诸方,最宜择用,不可清其热,尤不可误用阳虚法之艾灸,此条言误灸阴虚之祸也。”
程应旄云:“夫行于脉中者,营血也,血少被追,脉中无复血聚矣,艾火虽微,孤行无御,内攻有力矣,无血可逼,焦燎乃在筋骨,盖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,筋骨失其所濡,而火所到处,其骨必焦,其筋必损,盖内伤真阴者,未有不流散于经脉者也,虽复滋营养血,终难复旧,此则枯槁之形立见,纵善调护,亦终身为残废之人而已,可不慎欤。”
张锡驹云:“本论曰,脉浮者,病在表,可发汗(按:第51条),故宜以汗解,用火灸之,伤其阴血,无以作汗,故邪无从出,反因火势而加盛,火性炎上,阳气俱从火而上腾,不复下行,故病从腰以下,必重而痹也。经曰,真气不能周,命曰痹。此因火为逆,以致气不能周而为痹,非气之为逆,而火之为逆也。欲自解者,欲自汗出而解也。在心为汗,心之血液欲化而为汗,必当先烦,乃能有汗而解也,何以知之,以脉浮,气机仍欲外达,故知汗出而解也。”
本条应该分作三段看。
1.要知道第111和114条都是热实而阴不虚的证候,阴不虚,血就不少,实热证经火熏,便热邪炽盛而成热溶血证,或发黄疸,或致大便下血(清血);这条热邪本微,艾灸的火力,又不如熏熨火力的强烈,因此就不会演变成溶血证,只是阴虚血少,而造成形骸枯槁,难以救治的情况。临床上病理变化的阴阳虚实,这几条可以做很好的比较观。
2.至于“脉浮”,应该发汗,是因为正气要祛除病邪于肌表,在将汗未汗的时候,用药物去协助它,病则随汗而解,这是很自然的事;乃不用发表,竟用火灸温里,遏阻了正气外向的趋势,汗出不来了,水毒壅滞在肌表间,以致身重而痹。张氏所谓“气不周”,只是想当然耳。
3.假如体力强壮,正气充实,虽曾被火遏阻,仍能够振奋作汗,不过正邪纷争,汗出较难,因而必先经过烦热的阶段,才能够汗出而解。
【语译】脉搏微数而阴虚的人,不要随便施用艾灸,万一采用了,不仅火热的刺激会引起心胸部的烦闷,甚至将使阴愈虚而热愈剧,酿成阴虚血少,形骸枯槁,不易救治的严重不良后果。至于阴不虚而脉浮有表证的人,仍应当发汗解表,也不要乱用火灸,万一施用了,反而会遏阻正气外向抗病的机势,表无从解,里热加重,汗腺长久闭塞的结果,弄得腰以下都有沉重而麻痹的感觉,这就是由于火灸烧坏了的。即或正气充实,经过一段时间以后,仍然有外向解表的趋势,但出汗亦相当困难,在未出汗以前,往往要发一阵极不舒服的烦热,才慢慢地脉浮汗出而表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