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病二日,反躁,反(凡)熨其背而大汗出,火热入胃,胃中水竭,躁烦,必发谵语;十余日,振栗,自下利者,此为欲解也。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,欲小便不得,反呕欲失溲,足下恶风,大便硬,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;大便已,头卓然而痛,其人足心必热,谷气下流故也。
【注】太阳病二日,正当阳明主气之期,以太阳之病而得阳明之气,阳极似阴,故扰动不安而反躁,医者误认为阴躁,而反以火熨其背,背为阳,阳得火热,而大汗出,汗乃胃中水谷之津,火热入胃,则胃中之水津竭,遂下伤水阴之气而躁,上动君火之气而烦,中亡胃中之津,必发谵语。
十余日,又值少阴主气之期,得少阴水阴之气以济之,则阴气复而阳热除。先见振栗之象,旋而大便自下利者,此为阳明得少阴之气,阴阳和而欲解也。
且夫阴阳之气,元妙难言也。而以一身之部位论,则身半以上为阳,身半以下为阴。
若阳在上,而不得下交于阴,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,欲小便不得,反呕,阴在下,而不得上交于阳,故欲失溲,足下恶风,然上下所以不交者,责在胃实以隔之。
前此止是胃中竭,后此则为大便硬。硬者必以法通之,不得拘于大便硬,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,印板套语,为津液当还胃中,而不必遽通也。
通之之后,得大便已,则燥结去,火邪泄。于是阴气旋转而上升,其头卓然而痛;阳气不明而下济,其人足心必热,此谷气下流故也。
此章凡十一节,皆言火攻之误,以明太阳为诸阳主气,阳为火,不可以火攻之也。即不用火,而羌、独、荆、防、姜、附、桂、茱之类皆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