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弱气尽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结于胁下。正邪分争,往来寒热,休作有时,嘿嘿不欲饮食。脏腑相连,其痛必下,邪高痛下,故使呕也,小柴胡汤主之。服柴胡汤已,渴者属阳明,以法治之。
这一节非常好。人的身体同疾病是永远斗争的,要不然的话,人活不了。外界损害人身体的病菌病毒有的是。开始(斗争)的时候,太阳病讲麻黄汤“阳气重故也”,脉浮紧。表证的时候,人体以大量的精气往体表来输送,就是津液啊,那么这种东西(津液或者说阳气)哪来的呢?它来自于胃了。
“血弱气尽”,(假如表证)这个时候没得汗出而解除疾病,而且身体越来越不能支持了。这时候在机体要防里了,一防里,外边体表血弱气尽,不像在表证的时候。咱们谁都得过感冒,血管非常充涨,那不是血弱气尽,正是体液充实在外。那么在半表半里的时候就不是了,(而是)在表血弱气尽。不是无故地这个人就虚起来了,不是的,他把这个(斗争的)力量都撤到里头去了,在里头抵抗疾病。把体液、津液往里头撤。“腠理开”,皮肤谓之腠,理者为肌肉纹理,(腠理)这个地方都疏松了。人体血气充斥(腠理)这个地方,它非常致密。(现在)津液往里一撤,(腠理)这个地方就虚了,虚了病就往里头来了,“邪气因入”,邪气趁机往里头去了。到哪去了呢?
“与正气相搏,结于胁下”,正气在里头预备另一道防线,集中力量在胁下这个地方,就是胸腹腔间中间这个地方,就是募原这个地方。“与正气相搏”,邪还要往里头进,但是机体不答应它了,相拒于这个地方(募原),结于胁下。
“正邪分争,往来寒热”,这地方(所述)都好得很,正邪作战的地方,就是胁下这个地方。分争,就是交争。“正”往前进则“邪”退,邪近于表了,要怕冷,太阳病必恶寒。有的时候正气弱了,邪气近了,邪近于里则恶热,不恶寒。所以往来寒热是这么来的,(邪气)时而近表,时而近里,就是正邪分争造成的,分争的时候往来寒热,一阵儿冷一阵儿热。有的时候也不老这么争,不争的时候也可以休止,所以“休作有时”。争的时候,一阵儿冷一阵儿热,不争的时候就不见往来寒热。
“嘿嘿不欲饮食”,你想,在胸腹腔间这个地方,正邪分争到这个地步,少阳病是个热病,所以这个人昏昏然不愿意吃东西,这儿热啊。热(在)胁下、胸胁这个地方,就是膈之部位,一定要碍于食欲的。
“脏腑相连,其痛必下”,半表半里这个部位脏腑相连,一切的脏器都在这块儿,上有心肺,再往下就是肝脾,再往下胃肠、肾、子宫,都在这呢。脏腑相连,虽然结于胁下部位,热没有不波及胃肠的。波及胃肠,胃肠是水谷之海了,激动里边水,“其痛必下”,胃肠部位一定要疼的。
“邪高痛下,”邪在胸胁,(位置)高啊;而疼在肚子,在下边。上边有热,底下有水气被激动而腹痛,人要呕了,“邪高痛下,故使呕也”。呕主要还是激动里饮,热激动里饮,它往上撞。
“小柴胡汤主之”。这一段就解释上边一切的症状,这(解释得)很好,那么是不是吃柴胡汤,病就整个好呢?也不一定。就看这个病(的发展),一般说是能好的。无论在表也好,在半表半里也好,如果治疗得当,都使这病逐步减轻。但是不一定在这时候好,尤其真正伤寒病,还要往里传,大概都在白虎汤阶段。病是由表传半表半里,如果病势相当厉害,还往里头传,传为阳明病。
“渴者属阳明”,吃完小柴胡汤,(虽然)这一切的证没有了,但是它转成渴了,渴就是胃有热了,这就变成阳明病了,这个阳明病就是所谓白虎汤证了。在临床上这个时候常常就是小柴胡加石膏证最多,也是渴,同时柴胡证不罢,我们就用小柴胡加石膏就行了,这个方子在临床是经常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