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金匮玉函经

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

张仲景
张仲景

伤寒,阴阳易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少气,少腹里急,或引阴中拘挛,热上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,眼胞赤,膝胫拘急,烧裩散主之。

大病差后劳复者,枳实栀子汤主之。若有宿食者,加大黄,如博棋子大五六枚。

伤寒差已后,更发热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脉浮者,以汗解之,脉沉实者,以下解之。

大病差后,从腰以下有水气,牡蛎泽泻散主之。

大病差后,其人喜唾,久不了了者,胃上有寒,当温之,宜理中丸。

伤寒解后,虚赢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。

伤寒脉已解,而日暮微烦者,以病新差,人强与谷,脾胃气尚弱,不能消谷,故令微烦,损谷即愈,吐下发汗后,其人脉平而小烦者,此新虚不胜谷气故也。

病后劳复发热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

专题:金匮玉函经
来源:《金匮玉函经》
上一章:辨脉第二
下一章: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三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