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方剂 » 理中丸(理…

理中丸

左季云
左季云

理中丸与汤本属一方。

一、用量

(一)仲景

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各三两

(二)洄溪

人参钱半 甘草八分 白术三钱,炒 泡姜钱半

二、定义

此中焦虚寒,以失燮理之功。为制甘辛温补,扶助脾胃之阳之温方也。

三、病状

(一)霍乱,头痛发热,身疼痛,论中又云呕吐而利,名曰霍乱。又云头痛则身疼,恶寒吐利,名曰霍乱。今观之则霍乱之症始备,盖亦伤寒之类,后人以暑月之吐利当之,而亦用理中,更造为大顺散者,皆无稽之谈也。热多欲饮水者,五苓散主之。此热胜寒之霍乱。寒多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此寒胜热之霍乱。

(二)大病差后,喜唾,胃液不藏,兼有寒饮。久不了了,胸上有寒,当以丸药温之,当缓治之。宜理中丸。

(三)腹痛自利。

四、脉象

脉沉。

五、药解

人参味甘温。《内经》曰:脾欲缓,急食甘以缓之,缓中益脾,必以甘为主。是以人参为君。白术味甘温。《内经》曰:脾恶湿,甘胜湿,温中胜湿,必以甘为助。是以白术为臣。甘草味甘平。《内经》曰:五味所入,甘先入脾,脾不足者,以甘补之,补中助脾,必先甘剂。是以甘草为佐。干姜味辛热。喜温而恶寒者,胃也,胃寒则中焦不治。《内经》曰:寒淫所胜,平以辛热,散寒温胃,必先辛剂。是以干姜为使。或汤或丸,随病酌宜。(成无己)

六、本丸蜜制服法及煎汤服法

(一)蜜丸法

上四味,捣筛为末,蜜和为丸,如鸡子黄大,以沸汤数合,和一丸,研碎温服之。日三四服,夜二服,腹中未热,益至三四丸,然不及汤。

(二)作汤煮服法

四物依两数切,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七、本汤加减法

脾胃居中,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病不至,故又有诸加减者焉。

(一)若脐上筑者,肾气动也,去术加桂四两

动气者,筑筑然跳动,是即欲作奔豚,桂枝加桂,以伐肾邪之法。

盖其人素有积气,偶感伤寒,医妄施汗吐下法,致动其气,随脏所生,而见于脐之左右上下,是皆真气不足,动及当脐者。白术味甘补气,去白术则气易散,桂枝辛热,必服辛味以散之。经曰:以辛入肾,能泄奔豚气故也。

仲景书用桂而不云枝者二处:一桂枝加桂汤,一理中丸去术加桂。一主脐下筑,一主脐下悸,皆在下之病。东垣云:气之薄者桂枝也,气之厚者,桂肉也,气薄则发泄,桂枝上行而发表,气厚则发热,桂肉下行而补肾,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。

(二)吐多者去术,加生姜三两

气上逆者则吐多,术甘而壅,非气逆之所宜也。《千金方》曰:呕家多服生姜。此是呕家圣药,生姜辛散,故于吐多者加之。

徐洄溪曰:有干姜而复加生姜,知干姜不治呕也。

(三)下多者,还用术

气泄而不收则下多,术甘壅补,使正气收而不泄也。或曰:湿盛则濡泄,术专除湿,是于下多者加之。

(四)悸者,加茯苓二两

饮聚则悸。心下悸,停水也。茯苓味甘,渗泄伏水,故加茯苓以导水也。

(五)渴欲得水者,加术,足前成四两半

津液不足则渴,术甘以补津液,故能消饮生津。

(六)腹中痛者,加人参,足前成四两半

虚则痛。本草曰:补可去弱。即人参、羊肉之属是也。腹痛倍人参,虚甚也。

徐洄溪曰:此痛因气不足之故。别录云:人参治心腹鼓痛。

(七)寒者,加干姜,足前成四两半

此加干姜,寒甚也,以辛能散寒也。

(八)腹满者,去术,加附子一枚

《内经》曰:甘者令人中满,术甘壅补,于腹满家则去之。附子味辛热,气壅郁,腹为之满,以热胜寒,以辛散满,故加附子。《内经》曰: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。此之谓也。

徐洄溪曰:此腹满,乃阳气不充之故。

八、本汤服后之助法

服汤后,如食顷,饮热粥一升许,微自温,勿揭衣被。

徐回溪曰:桂枝汤之饮热粥,欲其助药力以外散。此饮热粥,欲其助药力以内温也。

九、本汤治寒霍乱与五苓散治热霍乱之区别

霍乱之症,皆由寒热之气不和,阴阳拒格,上下不通,水火不济之所致。用五苓散者,所以分其清浊,去水以泄热也。用理中汤者,所以壮其阳气,燥土以去寒也。

十、本丸治大病差后喜唾与瘟病差后喜唾辨

本丸治大病差后喜唾,胃液不藏,兼有寒饮。久不了了,系胃土有寒,故以丸药缓治之。瘟病差后喜唾,系胃虚而有余热,故以酸甘之药噙化之。录此以见一寒一热之喜唾,治各不同也。

附:疫证喜唾方

乌梅十个,北枣五枚,俱去核,共杵为泥,加炼蜜丸弹子大,每用一丸,噙化甚佳。

十一、本汤加大黄治寒热兼见之实证

大便初头硬后半溏者,此胃中有寒,肠中有热。陈修园拟用理中汤加大黄,此皆有寒热兼见之实据。盖医者辨证,必如是之严,而后用药处方,自不失铢黍矣。

十二、本丸加乌梅川椒治吐蛔

万密斋曰:吐蛔者,胃寒甚也,宜理中丸加乌梅、川椒,煎汤调服,神效。

十三、本汤治寒泻与五苓散治热泻、丁香脾积丸治积泻辨

寒泻者,不渴,宜理中丸。热泻者,有渴,宜五苓散、六一散。积泻者,面黄,所下者皆酸臭食,宜丁香脾积丸下之,盖积不去,泻不止也。

附:丁香脾积丸

丁香、木香各三钱,三棱(去皮毛煨)、蓬莪茂(去皮炒)、神曲(炒)各七钱,青皮、巴豆霜、小茴香(炒)陈皮各五钱。

十四、本汤舌证

(一)白苔双灰舌,宜枳实理中汤

此伤寒夹冷食舌,七八日后,见此舌而有津者,可治。枳实理中汤,加淡豉、葱白,无津者不治。

(二)舌中黑无苔,舌底湿嫩光滑,无点纹者

此胃经虚寒也,宜理中汤。

(三)舌苔灰黑而滑者

此寒水侮土,太阴中寒证也。外证手足指冷,腹痛吐利,六脉沉细,故主理中汤,甚加附子。

(四)舌黑,色中,聚舌中

此寒水侮土,阴甚于内,逼阳于外,外假热,内真寒,格阳证也。故宜附子理中汤。

(五)中黑无苔舌

其状舌底湿嫩光滑,无苔无点纹者,乃胃经虚寒,非六气所扰,宜附子理中汤加肉桂、黄芪治之。

(六)全舌黑滑,或中黑边白,光滑润泽,无苔,刮之平静者

此为太阴之寒水克火也,故宜理中汤以消阴翳。但须以生姜切平擦其舌,色稍退者可治,坚不退者不可治。

按:舌黑苔有寒热之分,辨别不清,生死立判。汪苓友谓舌苔虽黑,必冷谓无芒刺,斯为阴证无疑。诚扼要之言也。又舒驰远《伤寒集注》谓舌苔干刺,为二法:一为阳明热结,阴津立亡,法主大黄、芒硝,急夺其阳,以救其阴,阴回则津回。一为少阴中寒,真阳雾埋,不能熏腾津液,以致干燥起刺,法主附子、干姜,急驱其阴,以回其阳,阳回则津回。据此则黑苔冷滑者,必无阳证,而黑苔干刺者,有阳证复有阴证。

十五、察目辨证宜本汤加治

若见目黄身黄,口不渴,脉沉细,属阴黄,宜茵陈理中汤。

十六、本汤之变换

理中是足太阴极妙之方。如以中宫之阳气不舒,用干姜者取其散。少腹之阳气下陷,用炮姜取其守,其变换在大便之溏与不溏。湿甚而无汗者用茅术,湿轻而中虚者用冬术,其变换在舌苔之浊与不浊。此本方之变换也。设脾家当用理中,而胃家有火,则古人早定连理一方矣。设气机寒滞,古人早定治中一方矣。设脾家当用理中,而其人真阴亏剧者,景岳早有理阴煎矣。其肾中真阳衰者,加附子固然矣,其衰之甚者,古人又有起峻一方矣。此外加木瓜则名和中,必兼肝病。加枳实、茯苓,治胃虚挟食。

十七、本汤兼治

(一)寒霍乱,口不渴者

(二)吐血

吐血之证,多由中州失运,阴血遂不归经,瘀阻闭塞清道,以致清阳不升,阴血僭上,便成血逆。理中汤力能调中州之气,中州健运,血自归经,其病自已。

(三)四肢浮肿

四肢属土,土虚则元气发泄,不能潜藏,故见四肢浮肿。理中汤力能温暖脾胃,脾胃有权,元气不致漫散,故治之而愈。

(四)心下嘈杂吐水

胃主纳而脾主运,脾气衰而不运,津液上逆于胃口,以致心气不宁,故嘈杂吐水,即是明验。理中汤力能温暖中宫,脾土健运,水气下行,嘈杂吐水自已。

(五)咳嗽吐清水

咳嗽之病,属于肺经,理应从肺而治,今用理中汤者,原由中州失运,水聚于上,肺气欲下降而不能,故咳唾清水。理中汤力能健脾,脾土健而水湿下趋,肺气降而咳唾自已。

(六)唾水不休

唾水之病,多属胃冷。理中汤力能温暖中宫,土暖而水湿自消,唾病立愈。

(七)呃逆不休

呃逆之病,原有寒热之分,果属胃寒而呃逆不休者,理中汤能暖中寒,中寒去而呃逆自已。

(八)手足微冷少神

四肢逆冷之症,原有四逆之法,此乃微冷少神,明系中宫气衰,不能充周四肢。理中汤大能温暖中宫,中州气旺,肢冷自愈。

(九)虚寒脏躁

此脾寒而津液少,法取理中汤甘温补益脾土,助化精血而治虚寒,与阴虚火乘之津血枯竭之脏躁证有别。

(十)久病大便难

此乃脾气素虚,遂生阴寒,秽菌之不能去者,以中寒凝聚故也。与阳明热结之大便难而用承气者迥异。

(十一)久患腹泻,遂成佝偻

此症佝偻由于久泻,久泻由于脾肾,与堕伤无与也。法宜理中加附子汤治之,补脾温肾,病可自愈。

(十二)遗精

脾虚不能摄精,法当温补脾土,故以理中汤治之愈。

(十三)安胎

此因中焦虚弱,故用理中汤补益脾胃而胎自安。

(十四)反胃

此中焦虚寒,病成反胃,故以理中汤补脾津以和其胃,助消化以止其逆。

(十五)口中流涎

此中寒则津上逆于口,溢而为液。理中汤力能温补脾脏,祛除虚寒,俾水津四布,液自不流。

(十六)口渴

脾土虚弱,灌溉失职,不能为胃转输津液上升于口,而遂作渴。理中汤温补脾土,津液得升,口渴乃解。

(十七)上热下寒之喉痹大泻症

既患大泻,又患喉痹,两证互见,治此碍彼,张锐治产后有此证为理中丸裹紫雪。盖以喉痹非寒药不可,泄泻非理中不可,紫雪下咽,则消释无余。

附:上寒下热之治法

例如其人素患肠风便燥,因过食生冷,致胃脘当心而痛,温之则肠红如注,凉之则心痛如刺,此所谓胃中积冷肠中热也。陆养愚治之以润字丸,沉香为衣,姜汤送下,血减便利,心口未舒,治以脏连丸,亦用沉香为衣,姜汤送下,以清下热而润燥,又用附中料为散,贻糖拌吞,取其恋膈以温中,此治上寒下热之法也。

附:上实下虚、上热下寒治验案

谢武功素患大便溏泻,兼病咳嗽而泻增,用热药则泻减而咳剧,用补药则咳泻俱盛。诊之右尺软如烂锦,两寸实数搏指,酌用附子、肉果以温下焦之寒,麦冬、川连以清心肺之火,茯苓、甘草以一降气,以一和中。甫四剂而症顿减。不加人参者,缘肺有郁热耳。

季云按:上实下虚,上热下寒,最为棘手之证,用药规矩森然,足为后学程式。

(十八)伏阴发斑

阴斑者,因内有伏寒,或误进寒凉,逼其虚阳,浮散于外,其斑点隐隐而微,脉虽洪大,按之无力,或六脉沉微,手足逆冷,舌苔白滑,或黑苔胖滑,此阴斑无疑也。先用炮姜理中汤以复其阳,次随症治。若内伤生冷,外感寒邪而发斑调中汤最捷。

(十九)小儿慢惊

慢惊风者,病之寒病之虚也。即补也,此证理中加附子,或六君子汤加炮姜亦可。

(二十)口疮

丹溪曰:口疮服凉药不愈者,此中焦气不足,虚火泛上无制,用理中汤。甚者加附子,或噙官桂亦可。

王肯堂治许少薇口糜,谓非干姜不愈,卒如其言,又从子懋铻亦患此,热甚危急,欲饮冷水,与人参、干姜、白术各二钱,茯苓、甘草各一钱,煎成冷饮,日数服乃已。盖土温则火敛,人多不能知此,所以然者,胃虚食少,肾水之气逆而乘之,则为寒中,脾胃虚衰之火,被迫上炎,作为口疮,其症饮食少思,大便不实,或手足逆冷,肚腹作痛是也。

专题:理中丸(理中汤、人参汤)
来源:《伤寒论类方汇参》
上一章:理中丸(理中汤、人参汤)
下一章:冉雪峰·理中丸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