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方剂 » 通脉四逆汤

通脉四逆汤

左季云
左季云

一、用量

(一)仲景

甘草二两,炙 干姜三两,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

(二)洄溪

甘草八分 干姜钱半 附子钱半,炮 白葱九茎

二、定义

此阳虚于里,寒盛于中,虚寒郁而不伸,阴寒伏而不化。为制温里通脉,散阴通阳之温方也。

三、病状

少阴病,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寒逼阳于外。汗出而厥者,汗出而厥,阳有立亡之象。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四、本汤脉症互见

少阴病,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手足厥逆,外证。脉微欲绝,内证。身反不恶寒,寒邪已入里。其人面色赤,阳越。或腹痛,或干呕,或咽痛,或利止脉不出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诸症或阳或阴,乃闭塞不通之故,故用辛温通阳之品以治之。其兼症不同详后加减法。

少阴,肾也。肾象乎坎,一阳陷于二阴之中,二阴若盛,一阳必衰,阴邪始得内侵,孤阳因之而外越也。下利清谷,寒甚于里也。手足厥逆,阴盛于外也。身反不恶寒,面赤,为阳郁,利止咽痛为阳回。腹痛干呕,是寒甚于里,乃寒热交争于表里也。

脉微欲绝,是少阴本脉,脉不出,是阳虽回而气闭不行也。本汤温里通脉,脉出则厥愈,脉不出,厥不还,则从阴而死矣。

五、药解

本汤倍干姜加甘草佐附子,易名通脉四逆者,以其能大壮元阳,主持中外,共招外热反之于内。盖此时生气已离,亡在俄顷,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,岂能疾呼外之阳邪?故易以干姜。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,恐涣漫之余,姜附之猛,不能安养元气,所谓有制之师也。简言之,即肾中阴盛格阳于外之剂也。

六、本汤加减

(一)面色赤者,加葱九茎

葱味辛,能生少阳生发之气,葱白入肺,能通荣卫之气,兼通格上之阳,故用之以通气。

(二)腹中痛者,去葱加芍药二两

芍药味酸,能利阴气,腹中痛为不通也,加芍药者,谓和在里之阴也。

(三)呕者加生姜二两

辛以散之,呕为气不散也,故用生姜止呕。

(四)咽痛者,去芍药加桔梗一两

咽中如结,加桔梗则能散之。

(五)利止脉不出者,去桔梗加人参二两

利止脉不出者,亡血也,加人参以补之。经曰:脉微而利亡血也,四逆加人参主之。脉症与方相应者,乃可服之。又云:少气者倍人参,以生元气而复脉也。

(六)阴寒,霍乱愈后,四肢拘急,脉微欲绝者,加猪胆汁和入(王孟英)

七、煮服法
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,其脉即出者愈。

八、本汤与四逆汤之要点

本汤为阴证似阳而设也。症之异于四逆者,在不恶寒而面色赤。脉之异于四逆者,在微欲绝。

九、本证之面赤与小儿之病阳明两颧赤辨

大人之面赤是为戴阳,谓阳浮于上如戴也。此下焦虚极也。小儿之两颧赤是为郁热,乃胃家有火也。盖阳明脉营于面,不可认为戴阳而用热药。易言之,阴盛面赤,色暗不光,少阴证也。阳盛面赤,色明且润,阳明证也。

附:戴阳证现象之的据

桐乡陆定圃谓凡寒在内而格阳于外,寒在下而格阳于上者,此为无根之火,症见烦躁欲裸,或欲坐卧泥水中,舌苔淡红,口燥齿浮,面赤微晕,或两颧淡红游移不定。异实热证之尽面通红者。

叶天士谓戴阳之红,红白娇嫩带白,语言无力,纳少胸闷,渴欲饮水,或咽喉痛而索水,至前复不能饮,肌表虽大热而重按则不热,或反觉冷,或身热反欲得衣,且两足必冷,小便清白,下利清谷,亦有大便结燥者。脉沉细或浮数,按之欲散,亦有浮大满指,而按则必无力,是宜温热之剂如八味丸等药,须凉服,从其类以求之也。

附:真热假热验舌法

1.实热者,舌苔必燥而焦,甚则黑。

2.假热者,舌虽有白苔而必滑,口虽渴而不能饮水,饮水不过一二口,甚则少顷亦必吐出,面虽赤而色必嫩娇,身体躁而欲坐卧于泥水中。

附:假热真寒与真寒假热辨

如身大热而反欲热饮,则假热而真寒也。身寒战而反欲凉饮,是真热而假寒也。故《内经》“临病人问所便”,盖病人之所便,即病情之所在,以此类推,百不失一。

试假热法:以附子作饼,热贴脐上时许,便觉稍安。外试妙法。

十、本汤加葱之疑点

齐有堂曰:此证一线微阳未散,法当即投温补,于本方中可加黄芪、白术,大补中气,速回其阳,岂可用葱白以耗散其阳乎?仲景原方,必无葱白。

专题:通脉四逆汤
来源:《伤寒论类方汇参》
上一章:通脉四逆汤
下一章:冉雪峰·通脉四逆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