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59.大下之…

冉雪峰伤寒论59

冉雪峰
冉雪峰

伤寒疗法,先表后里,此为常规。但有病的现象在表,而病的机窍在里,虽发不汗,虽汗不解。亦有表证里证俱具,表证不甚,里证反甚。里急当救里,病变不同,治疗的方法亦因之不同。常法之外,又有变法,定法之中,又有活法。此可参观经论第九十条:“本发汗而复下之,此为逆也。若先发汗,治不为逆。本先下之,而反汗之,为逆。若先下之,治不为逆。”先后汗下,意义瞭然。本条条文大下之后复发汗,玩一复字,必是初期先已发汗,故此曰复发。复发汗病当愈,而不愈者,必其既有表,复有里,故汗后用下,必其里甚急,故大下,大下之后,之后二字当着眼,盖大下已过,并非下之利不止,不过表证仍在,病仍不愈,故又复发汗。下、大下,汗、复汗,均是依照病的现实状况出发,不为错误。观此条文,并无一字批评汗之误下之误可知。且仅小便不利,并无其他误汗误下特殊坏证更可知。由此可推出几个道理,汗果如法,表气通则里气通,何为尚待下?下果如法,里气通则表气通,何为尚待汗?待下,这个汗法,就未圆满。待汗,这个下法,就未圆满。况特下大下,汗而复汗,种种病历过程,均有彻底商讨的必要,此是就疗法深层言。汗下均耗津液,仅止小便不利,未至真正亡阴,不幸之幸,这也是汗下不大错误,才有此邪正俱衰的收场。得小便利,得字宜重视,倘汗下果错果误,其何能得之有,即这个得字,就可看出非疗法的疏漏,而是病机的杂复。伤寒可治杂病,常法变法,定法活法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

上一章:陈伯坛·伤寒论59
下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59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