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21.太阳病…

伤寒论第21条

胡希恕
胡希恕

太阳病,下之后,脉促胸满者,桂枝去芍药汤主之。

这个脉促,各家的注解我认为都有问题,(他们)都根据王叔和的说法,说是“数中一止,谓之促脉”,就是快脉,有时候一止。我认为(这种解释)欠通,不对。凡是“一止”,脉跳跳,一止,就叫作结脉。无论数中见之,或迟中见之,都叫作结脉,结脉有数有迟。那么这个“促”,咱们平时说短促、近、促近,就是靠近,促脉,就是促于上、于外的意思,就是靠近于上,靠近于外。靠近于外就是浮,就是只见到上头,上头就是寸位,所以只是“关以上浮,关以下沉”这么一种脉象。尤其这一段更说明这个问题。

你们看看这一段,它说“下之后”,我们前面讲的桂枝汤,“太阳病,下之后,其气上冲者,可与桂枝汤,如前法”,也正是今天讲的。那么这一段的“胸满”是什么东西?就是气上冲啊。他吃了泻药了,“下之后”,太阳病不应该下,吃了泻药了,就气上冲。气上冲可是表没解。气上冲,冲得挺厉害以至于胸满。气冲于上,同时他由于吃下药虚其里,因气冲的关系,可见上实下虚,脉也应之,上头见浮下边就沉。所以脉与证是相应的,绝不像他们说的“数中一止”,没有那么大的热,那么大的热他把芍药去了干什么?数代表热,而这个(促脉)不是(热,不是数中一止),它(是)由于气上冲。

脉浮在关以上叫寸;而由于泻下的关系,腹气虚,所以下脉沉,(就是)关以下沉,(促脉)应该是这个脉。那么由于表没解,还用桂枝汤,同上边用桂枝汤一样。由于腹虚了,所以去芍药。我们后头有桂枝加芍药汤,“腹满时痛者,桂枝加芍药”,他把芍药三钱增到六钱。腹满时痛要加芍药,而在这儿把(芍药)去了是什么道理?腹虚,不但不满,而且腹气虚了,所以他把芍药不要了。我们在临床上的确是用芍药治腹满。我常治肝病,把芍药大剂量用,对治下腹满就起作用。

那么满的反面就是不满,虚得厉害了反倒要去芍药,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。底下虚,上头实,所以脉也应之上浮而下沉,这不是很对嘛!绝不是“数中一止”。桂枝去芍药汤证就是桂枝汤证气冲得更厉害。我们刚才讲了桂枝汤,芍药这个药能制桂、姜的辛散。气冲得厉害,则桂枝发挥作用,桂枝治气上冲,芍药在里头有碍桂枝(发挥作用),同时腹气虚,它(芍药)也不应该要,所以把它去掉了。

我对这个方剂(桂枝汤去芍药证)的体会,就是桂枝汤证(但)气冲比较厉害一些,而胸满、脉促。我们根据这个来用它,没问题,这是桂枝汤的一个变化,桂枝汤去掉了芍药。另外(桂枝汤)还有一个变化,桂枝汤(去掉芍药)把大枣、生姜也去掉,就是桂枝甘草汤,这是桂枝汤又一个变化。

所以,桂枝汤有三个大阶段,这是一个,就是胸比较满,桂枝治气上冲,它又是腹气比较虚,所以把芍药去掉。

专题:21.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
来源: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》
上一章:刘渡舟·伤寒论第21条
下一章:曹颖甫·伤寒论第21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