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中药 » 礞石

礞石的功效与作用

小昔
小昔

礞石Méngshí(《嘉祐本草》)

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,或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。前者药材称青礞石,主产于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;后者药材称金礞石,主产于河南、河北。采挖后,除去杂石和泥沙。本品气微,味淡。青礞石以色黑绿,断面有星点者为佳;金礞石以色金黄、无杂质者为佳。砸成小块,生用或煅用。

【药性】甘、咸,平。归肺、心、肝经。

【功效】坠痰下气,平肝镇惊。

【应用】

1.顽痰胶结,咳逆喘急。本品质重,功专坠降,味咸软坚,善于下气消痰,以治顽痰、老痰胶结,咳喘痰壅难咯,大便秘结者,常与沉香、黄芩、大黄等同用,如礞石滚痰丸(《景岳全书》)。

2.癫痫发狂,烦躁胸闷,惊风抽搐。本品既能攻消痰积,又能平肝镇惊,为治惊痫之良药。治热痰壅塞引起的惊风抽搐,《婴孩宝鉴》以煅礞石为末,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。若痰积癫痫发狂,大便秘结者,亦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多入丸散服,3~6g;煎汤10~15g,布包先煎。

【使用注意】本品重坠性猛,非痰热内结不化之实证不宜使用。脾虚胃弱,小儿慢惊忌用。孕妇慎用。

【现代研究】

1.化学成分。青礞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,镁、铝、铁及结晶水;金礞石主要成分为云母与石英,亦即主含钾、铁、镁、锰、铝、硅酸等与结晶水。

2.药理作用。青礞石呈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层夹在两个相同四面体单层间所组成,存在着静态电位差,故能促进阳离子交换,产生吸附作用,这是化痰利水作用机制之一。因含镁离子,故有泻下作用。

专题:礞石
来源:《中药学》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