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杖Hǔzhàng(《名医别录》)
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.etZucc.的干燥根茎和根。主产于华东、西南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趁鲜切短段或厚片,晒干。本品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以切面色黄者为佳。生用。
【药性】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【功效】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化痰止咳。
【应用】
1.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。本品苦寒,有清热利湿之功,治湿热黄疸,可单用本品煎服,亦可与茵陈、黄柏、栀子等配伍;治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涩痛,淋浊带下等,《姚僧垣集验方》以此为末,米饮送下;也可与车前子、泽泻、猪苓等药同用。
2.痈肿疮毒,水火烫伤,毒蛇咬伤。本品入血分,有凉血清热解毒作用。治疗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痈肿疮毒,以虎杖根烧灰贴,或煎汤洗患处;若烧烫伤而致肤腠灼痛或溃后流黄水者,单用研末,香油调敷,亦可与地榆、冰片共研末,调油敷患处;若治毒蛇咬伤,可取鲜品捣烂敷患处,亦可煎浓汤内服。
3.经闭,癥瘕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本品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。治瘀阻经闭、痛经,常与桃仁、延胡索、红花等配伍;治癥瘕,《千金方》以本品与土瓜根、牛膝合用;治疗风湿痹痛,可与威灵仙、徐长卿、络石藤等药同用;治跌打损伤疼痛,可与当归、乳香、没药等配伍。
4.肺热咳嗽。本品既能苦降泄热,又能化痰止咳,治肺热咳嗽,可单味煎服,也可与浙贝母、枇杷叶、苦杏仁等配伍。
此外,本品还有泻热通便作用,可用于热结便秘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9~15g。外用适量,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。
【使用注意】孕妇慎用。
【现代研究】
1.化学成分。主要含游离蒽醌及蒽醌苷类成分:大黄素,大黄素甲醚,大黄酚,大黄素甲醚-8-O-β-D-葡萄糖苷,大黄素-8-O-β-D-葡萄糖苷,6-羟基芦荟大黄素等;二苯乙烯苷类成分:虎杖苷等。还含多糖及氨基酸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大黄素(C15H10O5)不得少于0.60%,含虎杖苷(C20H22O8)不得少于0.15%。
2.药理作用。本品有泻下、祛痰止咳、降压、止血、镇痛作用。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,对某些病毒亦有抑制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