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中药 » 木通

木通的功效与作用

小昔
小昔

木通Mùtōng(《神农本草经》)

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(Thunb.)Decne、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e(Thunb.)Koidz.,或白木通Akebiatrifoliate(Tunb.)Koidz.var.australis(Diels)Rehd.的干燥藤茎。主产于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。秋季采收,截取茎部,除去细枝,阴干,切片。本品气微,味微苦而涩。以切面黄白色、具放射状纹者为佳。生用。

【药性】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

【功效】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

【应用】

1.淋证,水肿。本品能利尿通淋,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。治疗膀胱湿热,小便短赤,淋沥涩痛,常与车前子、滑石等配伍,如八正散(《和剂局方》);治疗水肿,可与猪苓、桑白皮等同用。

2.心烦尿赤,口舌生疮。本品味苦气寒,性通利而清降,能上清心经之火,下泄小肠之热。常用治心火上炎,口舌生疮,或心火下移于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,多与生地黄、甘草、竹叶等配伍,如异赤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。

3.经闭乳少,湿热痹痛。本品入血分,能通经下乳。用治血瘀经闭,可与红花、桃仁、丹参等同用;若用治乳汁短少或不通,可与王不留行、穿山甲等配伍。本品还能利血脉、通关节,与桑枝、薏苡仁等同用,治疗湿热痹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6g。

【使用注意】孕妇慎用。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。

【现代研究】

1.化学成分。主要含三萜及其苷类成分:常春藤皂苷元、齐墩果酸、木通皂苷、白桦脂醇;苯乙醇苷类成分:木通苯乙醇苷B;还含豆甾醇、β-谷甾醇、胡萝卜苷、肌醇、蔗糖及钾盐等成分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木通苯乙醇苷B(C23H26O11)不得少于0.15%。

2.药理作用。三叶木通水提物有抗炎作用,对乙型链球菌、痢疾杆菌抑菌作用明显,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抑菌作用,并有利尿作用。木通提取物有抗血栓作用。

【其他】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.的藤茎。主产于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等地。性味苦,寒;有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功能利尿通淋,清心火,通经下乳。用于热淋涩痛,水肿,脚气肿痛,口舌生疮,心烦尿赤,经闭乳少,湿热痹痛。煎服,3~6g。

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,关木通用量过大,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中毒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,续而呕吐、头痛、胸闷、腹胀隐痛、腹泻,或面部浮肿、尿频、尿急,渐起周身浮肿,神志不清等。中毒主要原因为过量服用和久服。

据考证,我国历代本草所记载使用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,而非关木通。关木通为我国东北地区所习用,有100多年的历史,首载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63年版一部。考虑到国内外有不少关木通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报道,为保证用药安全,国家已于2004年下文停用关木通的药用标准,以“木通”代之。

附药:川木通

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Franch.或绣球藤ClematisMontanaBuch.-Ham.的干燥藤茎。性味苦,寒;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功能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适用于淋证,水肿,心烦尿赤,口舌生疮,经闭乳少,湿热痹痛。煎服,3~6g。孕妇慎用;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。

专题:木通
来源:《中药学》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