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中药 » 车前子

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

小昔
小昔

车前子Chēqiánzǐ(《神农本草经》)

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.,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夏、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。本品气微,味淡。以粒大、饱满、色黑者为佳。生用或盐水炙用。

【药性】甘,寒。归肝、肾、肺、小肠经。

【功效】清热利尿通淋,渗湿止泻,明目,祛痰。

【应用】

1.热淋涩痛,水肿胀满。本品甘寒滑利,善于通利水道,清膀胱之热。治疗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,常与木通、滑石、瞿麦等同用,如八正散(《和剂局方》);对水湿停滞之水肿,小便不利,可与猪苓、茯苓、泽泻等同用;若病久肾虚,腰重脚肿,可与牛膝、熟地黄、山茱萸等同用,如济生肾气丸(《济生方》)。

2.暑湿泄泻。本品能利水湿,分清浊而止泻,即“利小便以实大便”,尤宜于湿盛之大便水泻,小便不利者,可单用本品研末,米饮送服;若暑湿泄泻,可与香薷、茯苓、猪苓等同用;若脾虚湿胜之泄泻,可与白术、薏苡仁等同用。

3.目赤肿痛,目暗昏花。车前子善于清肝热而明目,治目赤涩痛,多与菊花、决明子等同用;若肝肾阴亏,目暗昏花,则配伍熟地黄、菟丝子等养肝明目药,如驻景丸(《圣惠方》)。

4.痰热咳嗽。本品入肺经,能清肺化痰止咳。治肺热咳嗽痰多,多与瓜蒌、浙贝母、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9~15g,宜包煎。

【使用注意】孕妇及肾虚精滑者慎用。

【现代研究】

1.化学成分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成分:桃叶珊瑚苷,京尼平苷酸,都桷子苷酸等。还含毛蕊花糖苷,消旋-车前子苷,车前子酸,琥珀酸,车前黏多糖A及甾醇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京尼平苷酸(C16H22O10)不得少于0.50%,毛蕊花糖苷(C29H36O15)不得少于0.40%;盐车前子含京尼平苷酸(C16H22O10)不得少于0.40%,毛蕊花糖苷(C29H36O15)不得少于0.30%。

2.药理作用。本品有显著利尿作用,还能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,稀释痰液,故有祛痰作用。对各种杆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。车前子提取液有预防肾结石形成的作用。

附药:车前草

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.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.的干燥全草。性味甘,寒;归肝、肾、肺、小肠经。功能清热利尿通淋,祛痰,凉血,解毒。适用于热淋涩痛,水肿尿少,暑湿泄泻,痰热咳嗽,吐血衄血,痈肿疮毒。煎服9~30g。

专题:车前子
来源:《中药学》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