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中药 » 葫芦

葫芦的功效与作用

小昔
小昔

葫芦Húlu(《日华子本草》)

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瓢瓜Lagenariasiceraria(Molina)Standl.var.depressa(Ser.)Hara的干燥果皮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打碎,除去果瓤及种子,晒干。本品气微,味微甜。以松软、体轻者为佳。生用。

【药性】甘,平。归肺、肾经。

【功效】利水消肿。

【应用】

1.水肿胀满。本品味淡气薄,功专利水消肿。用于面目浮肿,大腹水肿,小便不利证,可与猪苓、茯苓、泽泻等药同用。

2.淋证。本品利水而通淋。用于热淋,配伍滑石、木通、车前子等;用于血淋,配萹蓄、白茅根、小蓟等。

此外,葫芦还可利湿而退黄,用治湿热黄疸,可与茵陈蒿、栀子、金钱草等同用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15~30g。

【现代研究】

1.化学成分。葫芦含葡萄糖、戊聚糖、木质素等。

2.药理作用。葫芦煎剂内服,有显著利尿作用。

专题:葫芦
来源:《中药学》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