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经方 » 经方医论集

附子汤治验(含真武汤、甘草附子汤、芍药甘草附子汤)

包识生
包识生

潮州陈悟初先生二公子拙庵世兄,年十七,读书用功过度,每至半夜亥子之交,呻吟梦寐间,而不知也。业师以为年轻梦语不足异也。自后日益增剧,至时必痛而醒,醒时必在一旬钟。数月后,左足胫骨离足跗三寸许,肿起坚硬,皮色不红,按之不痛,是骨质变大非皮肉发肿也。若修养则轻,而用心则剧,习以为常。时经一载,小便混浊矣,舌胎绛剥矣,肢冷咳嗽无痰矣,目瞪神露、面色苍白、虚劳之态毕现,中西名医诊治殆遍,竟无效验。阴药不能近、阳药不能受后,召余诊之,知为先天不足,病在骨髓虚寒,即今之所谓骨痨也。初与芍药甘草附子汤,服一二剂,溺浊少清,舌绛少退。五剂后,更投真武,不能受,再服原方,增重附子。十余剂后,复用真武即能受矣,痛亦大瘥。真武服十余剂再加温药不受,又服原方十余剂,诸症渐减,精神渐复。自后以附子为君,每剂六钱,一日连服二剂,生附片之麻醉性发昏厥片时,其痛亦因之大减,骨肿更消。时经二载,服附子二十余斤,诸症悉愈。

淞沪警察厅巡十某,患膝骨肿大疼痛非常,皮色不变,近之则痛剧。经诸医内外诊治,毫无见效。余忝医务主任之职,不能辞其责。诊得舌白、脉弦,余无他症,为阴盛格阳,寒凝骨髓。治以甘草附子汤,生附六钱、官桂四钱、白术二钱、甘草二钱,二服痛减,六服痛平,肿消而愈。

粹华公司南市分店孙君之外甥某,先天不足,面白无华,体貌甚弱,背脊右肾外部肋骨肿大三根,并皮肉亦肿大如包大,长五寸、宽三寸、高三寸,按之不痛,皮色不变,以空针抽之得清液一小杯,症似痰块漏疽,因其骨肿大断为骨痨。初投真武原方三十剂不动,后以甘草附子汤,用生附六钱,参以保元、阳和二方,十剂已。减去其半,服百剂,肿平,骨亦复原,精神倍增,气色如常矣。

本埠洋行街源大行高君,年三十未满,去岁曾患梅毒,因服攻药过多,身躯弱甚。一日中膳,忽患中风,半身不遂,时哭时笑,有类痴癫,脉芤,舌白腻。先以镇纳清上,诸症渐平,惟左手足痿痹不遂,疾属骨痿。投以甘草附子汤全剂,数剂即见效,服月余,行步握物如常,惟力稍逊耳。后服养阴则手足益无力,服扶阳则日胜一日也。

本会副会长葛吉卿先生,数年前患湿温症,前医过服山栀、连翘,真阳日浮,势有阴盛格阳之兆。日夜不寐,肌热肢清,唇焦烦燥,舌厚腻,痰多气急,骨节疼痛,脉大而濡。余断为少阴症,投以真武汤一剂,热退神清,三剂起,六剂平也。

广潮庵埠地广人多,疫疠时发,霍乱鼠疫外,更有一种头晕骨节疼痛,至一候即虚脱而亡。按其病源在少阴,脉多沉细,虽有寒热而头晕骨痛为其特征,余断为少阴伤寒病在脑与骨也。累投真武、附子两汤,日服双剂,二日微松,三四日即愈也。

识生按:附子为少阴水脏骨髓病之特效药,若审证的确,百发百中。用法以生明附块一钱为有效,六钱为极量。若熟附、制附,功力大逊,人且畏之如虎,冤乎!

专题:经方医论集
来源:《神州医药学报.1933年11月》
上一章:周岐隐·古本伤寒方之研究(湘本)
下一章:葛根黄芩黄连汤治验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