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397.伤寒解…

伤寒论第397条

恽铁樵
恽铁樵

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。成本“吐”后有“者”字。

汪琥云:伤寒,本是热病,热邪所耗,则精液销铄,元气亏损,故其人必虚羸少气。气逆欲吐者,气虚不能消饮,胸中停蓄,故上逆而欲作吐也。与竹叶石膏汤,以调胃气散热逆。

钱璜云:仲景虽未言脉,若察其脉虚数而渴者,当以竹叶石膏汤主之。虚寒者,别当消息也。

竹叶石膏汤方

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,洗麦门冬一升,去心人参二两。《玉函》、成本作“三两”甘草二两,炙粳米半升
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纳粳米,煮米熟,汤成去米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《医宗金鉴》云:是方也,即白虎汤去知母,加人参、麦门冬、半夏、竹叶,以大寒之剂,易为清补之方,此仲景白虎变方也。

钱璜云:竹叶性寒而止烦热,石膏入阳明而清胃热,半夏蠲饮而止呕吐,人参补病后之虚,同麦冬而大添胃中之津液,又恐寒凉损胃,故用甘草和之,而又以粳米助其胃气也。

《本草序例》云:凡云一把者,二两为正。

《千金方》:本方,用生姜四两。《外台秘要》:文仲疗天行表里虚烦,不可攻者,竹叶汤,本方,用石膏一升、人参二两、粳米一升。方后云:此仲景方。

《千金》竹叶汤,治产后虚渴,少气力,于本方去石膏、粳米,加茯苓、大枣、小麦。

《千金月令》:主风毒脚气,多睡,心中悸,石发攻心,口干方,于本方去半夏、粳米、甘草,加茯苓、生姜。

王氏《易简方》:既济汤,治发热下利者,于本方去石膏,加熟附子。

《和剂局方》:竹叶石膏汤,治伤寒时气,表里俱虚,遍身发热,心胸烦闷,或得汗已解,内无津液,虚羸少气,胸中烦满,气逆欲吐,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。诸虚烦热,与伤寒相似,但不恶寒,身不疼痛,头亦不痛,脉不紧数,即不可汗下,宜服此药。即本方

《总病论》:竹叶汤,治虚烦病,兼治中暍渴吐逆,而脉滑数者。即本方

《直指方》本方,治伏暑内外热炽,烦躁大渴。

《伤寒选录》竹叶汤,阳明汗多而渴,衄而渴欲水,水入即瘥复渴,即本方。汤成去滓,入生姜自然汁三匙,再煎一沸服,神效。

《证治要诀》:热嗽诸药不效,竹叶石膏汤去竹叶,入粳米,少加知母,多加五味、杏仁。此必审是伏热,在上焦心肺间者可用。

《张氏医通》:上半日嗽多,属胃中有火,竹叶石膏汤,降泄之。

又唇青有二:若唇与爪甲俱青,而烦渴引饮者,为热伏厥阴,竹叶石膏汤。若唇青,厥冷而畏寒,振振欲擗地者,为寒犯少阴,真武汤。

又夏月感冒吐泻霍乱,甚则手足厥逆,少气,唇面爪甲皆青,六脉俱伏,而吐出酸秽,泻下臭恶,便溺黄赤者,此火伏于厥阴也,为热极似阴之候,急作地浆,煎竹叶石膏汤。误作寒治必死。

《夷坚志》:袁州天庆观主首王自正病伤寒,旬余,四肢乍冷乍热,头重气塞,唇寒面青,累日不能食,势已甚殆。医徐生诊之曰:脉极虚,是为阴证,必服桂枝汤乃可。留药而归。未及煮,若有语之曰:“何故不服竹叶石膏汤?”王回顾不见,如是者三,遂买见成药两帖,付童使煎。即尽其半,先时头不能举,若戴物千斤,倏尔轻清,唇亦渐暖,咽膈通畅,无所碍。悉服之,少顷,汗出如洗,径就睡,及平旦脱然如常时。自正为人谨饬,常茹素,与人斋醮尽诚,故为神所祐如此。

专题:397.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
来源:《伤寒论辑义按》
上一章:陈修园·伤寒论第397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