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大吐大下之,极虚,复极汗者,以其人外气怫郁,复与之水,以发其汗,因得哕。所以然者,胃中寒冷故也。
“复极汗者”那应该有个“出”字儿,“复极汗出者”,你添上。《玉函经》就有个“出”字儿。
“伤寒”,太阳伤寒应该发汗嘛。“大吐大下之”是误治了,这给治错了。那么里头没病,大吐大下之,所以“极虚”。极虚就指着胃说的,里极虚。
“复极汗出者”,这个虚人(使人虚),尤其入于三阴病了,(本条)这个指着太阴了,他不会再出汗了。所以“复极汗出者”,这是往下说了,这就是“以其人外气怫郁”,“外气怫郁”就“身有微热、颜面潮红”,这都是“外气怫郁”。这个“外气怫郁”是不可发汗的。可是这个大夫,“复与之水,以发其汗”,所以,因此而“复极汗出”。这个汗出,是由于以水发汗。以水怎么能发汗呢?以水发汗,正经医疗上也有的。像茶叶水就发汗。有的感冒,就嚼点茶叶,喝点冷水,就发汗。那么古人他也有这个法子,(本条)他这个(发汗)大概不是用那个(嚼点茶叶,喝点冷水)。这个就是给他喝热水,温覆取汗,总是这个意思,他看起来极虚嘛,他不能发汗。
可是这个(给他喝热水,温覆取汗),就使他(出现)一种虚脱现象。这一捂,他由于大吐大泻之后,大吐使之内烦,内里头也有热,咱们前面讲过了。“外气怫郁”,那么就是(即便)有表证,真正到里极虚之候,也要舍表救里,没有发汗之说了。这个咱们也讲挺多了。那么就是外气怫郁这个时候,冲“极虚”两个字,也就不管表了。这种表也兴许是“浮阳外越”,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一个(第377条:呕而脉弱,小便复利,身有微热,见厥者难治)的难治之呕似的。
咱们讲那一个“阳气怫郁在表”(第48条),在阳明病篇,解释要“解之,熏之”。解之、熏之怎样用呢?他因为不得小汗,所以阳气怫郁在面。那么就拿轻药,我们前面讲的那个麻黄桂枝各半汤,或者桂枝二麻黄一汤、桂枝二越婢一汤,这都是“解之”使得微汗的法子,也得根据证候,看什么方证,用什么方子就对了。但是那个(第48条)他里头不极虚,你可知道!所以读这个书,你非得前后好好看看不可。那个(第48条)他不是极虚,所以你吃那个药还都行。(本条)这个他是极虚,可这个书他没说(是太阴病)。他没说,他不必说,他给读书的人指出来了,他说这里已极虚。这个“浮阳戴面”或者“身有微热”,你不要发汗,这个口气就在这儿呢。那么“复与之水,再温覆取汗”,这是错误。这个“复极汗出”是脱汗。而且水停于胃,胃虚寒,从底下这“胃中寒冷”这几个字,我们知道这个“极虚”就是太阴那个极虚。胃极虚,水再饮下去,水性寒,胃中虚冷一定要哕逆不止的。这个在前面阳明病也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