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368.下利后…

伤寒论第368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下利后脉绝,手足厥冷,晬时脉还,手足温者生,脉不还者死。

【解析】本条论述下利脉绝的预后。

“脉绝”即脉来不继,断绝无脉之意。下利后见“脉绝,手足厥冷”,多是阴津阳气暴脱,以致脉搏不续、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。阳气乍脱,若根本未败,仍存有来复的生机。若经过晬时,即24小时,脉搏逐渐还复,手足转温,说明阳气来复,故主生;若经过24小时脉仍不还,手足仍然厥而不温,说明阳气已败,已绝来复之机,故主死。

这里需要说明三个问题:一是脉为血之府,脉搏的形成,不仅需要血液的充盈,而且需要阳气的鼓动;下利不仅伤津,而且也损阳。故脉绝反映了阴阳气血俱不足,若与手足厥冷并见,则当以阳虚为主。二是本证阴阳气血俱虚,属新利之暴虚,故脉绝尚有复还之机;若久利不止以致阳气磨灭殆尽,则脉绝鲜有复还之机。三是察脉之还与不还,所以要按晬时计算,可能与人体机能恢复有一定的联系。陈修园指出:“生死之机,全凭于脉,而脉之根,又借于中土也。夫脉生于中焦,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,终于足厥阴,行阳二十五度,行阴二十五度,水下百刻,一周循环,至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,故脉还与不还,必视乎晬时也。”此说可供参考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368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368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