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323.少阴病…

伤寒论第323条

陈修园
陈修园

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

【注】少阴先天之气发于下而达于上。少阴阴寒之病,脉沉者,生气衰微不能上达也。急温之,以启下焦之生阳,宜四逆汤。

[述]此言少阴之气不能由下而上也。脉沉而四逆、吐利、烦躁等证,已伏其机,脉沉即宜急温。所谓风微知着,消患于未形也。

究之少阴水火寒热之气变幻无常,医者能于所以然处得其悟机,则头头是道矣。少阴病,饮食入口则吐,阴寒之气甚,拒格而不纳也。然何以遽定其为少阴乎?惟于不饮食之时,审其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,以此定其为少阴枢机之病也。然胸中痰实之病,当其始得之,亦有欲吐不吐及微厥而手足发寒,与少阴寒邪相似。但少阴之脉必微细,痰滞之脉必弦迟。若脉弦迟者,此为胸中痰实,不可温其下焦也。当吐以越之。夫惟以弦迟之脉,知其膈上有痰而可吐。若膈上有寒饮,系少阴之寒气上弥。气本无形,故为有声无物之干呕者,不可吐也,急温之,温之则寒散而饮亦去矣,宜四逆汤。

按:此言少阴阴寒之气上弥,得食则吐,未得食则欲吐不吐,时而干呕也。中段言痰实脉证,为借宾定主笔。

[述]此二节,言少阴水火寒热之气,以终少阴之义。

专题:323.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
来源:《伤寒论浅注》
上一章:张锡驹·伤寒论第323条
下一章:恽铁樵·伤寒论第323条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