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汲古

文蛤散

周岐隐
周岐隐

文蛤(五两)  麻黄  甘草  生姜(各三两)  石膏(五两)  杏仁(五十粒)  大枣(十二枚)

上七味(通行本作一),为散,以沸汤,和一方寸匕服,汤用五合,以水二升,煎至水减过半,温服,汗出即愈。(此方通行本缺,亦见《金匮》,名文蛤汤,但缺以水二升四字。)

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如见鬼状者,此为热入血室,无犯胃气,及上下(通行本作二)焦必自愈。(第二十三条)

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。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,小青龙汤主之。(方治通行本缺,第二十九条。)

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大(通行本缺大字)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(第三十二条)

大黄(二两)  黄连(一两)  黄芩(一两)

(通行本缺黄芩。)

上三味,以麻沸汤二升,渍之,须臾,绞去滓,内附子汁(按:此四字疑是从附子泻心汤传写之误),分温再服。

伤寒发热,汗出不解,心下痞硬,呕吐而不(通行本作下)利者,大柴胡汤主之。(第四十三条)

专题:伤寒汲古
来源:《伤寒汲古》
上一章:伤寒汲古上
下一章:黄连汤方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