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汲古

通行本订误

周岐隐
周岐隐

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及(通行本作反)汗出恶寒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(第十四条)

若微恶(通行本少恶字)寒者,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。(第二十二条)

服桂枝汤,大汗出,脉洪大者,与白虎汤。(通行本误作与桂枝汤如前法。)若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。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。(第二十五条)

太阳病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。(通行本误在不可发汗下。)若脉微弱者,此无阳也。不可发汗,宜当归四逆汤。(通行本误作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而当归四逆汤句缺。第二十七条。)

问曰:证具(通行本误作象)阳旦,按桂枝(通行本缺桂枝二字)法治之而增剧,厥逆,咽中干,两胫拘急而谵语。师曰:夜半手足当温,两脚当伸,后如师言,何以知此?答曰:寸口脉浮而大,浮为风,大为虚,风则生微热,虚则两胫挛,病形象桂枝,因加附子参其间。附子温经,增桂令汗出,(通行本附子温经句误在增桂令汗出之下。)亡阳故也。厥逆,咽中干,烦躁,阳明内结,谵语烦乱,更饮甘草干姜汤。夜半阳气还,两足当热,胫尚微拘急,重与芍药甘草汤,尔乃胫伸,以承气汤微溏,则止其谵语,故病可愈。(师自注曰:阴虚则阳旦剧,阳旦即日中,此证宜用炙甘草汤。第三十条)

专题:伤寒汲古
来源:《伤寒汲古》
上一章:伤寒汲古上
下一章:辨太阳脉证并治中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