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经解

以上二节,少阳伤寒症也。

姚球
姚球

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(了),暮则谵语,如见鬼状(者),(此为)热入血室【故也】。【毋】(无)犯胃气,及上二焦,必自愈。

寒为阴邪。发热者,太阳表气蒸热也。经水适来,血去之后,而血室空虚,标热入内,因而胃燥。暮者,申酉戌时也。申酉戌为阳明旺时,阳明属胃,故至暮则胃燥,如见鬼而妄言。然阴症属阴寒标气之热,热邪甚轻,故除阳明王(旺)时,即当昼日正阳之候,胃经不燥,仍明了而不妄言也。毋,禁止之词。犯胃气,以下而言;及上二焦,以汗吐而言,禁人勿以谵语妄投药剂也。必,定然之词。必自愈者,盖以阴寒之症,而现燥热之病,胃燥热,则寒邪必解自愈也。妇人伤寒,亦在少阳例中者,以血室同归于胆也。

此节,妇人少阳伤寒也。

伤寒发热,汗出不解,心下痞鞕,呕吐而下利者,大柴胡汤主之。

发热而不恶寒,少阳温暑热病也。热病汗出,津液愈枯,而胃燥,故心下痞硬也。燥热甚,故上吐而下利。大柴胡汤,以和解少阳之燥热也。

大柴胡(汤)

柴胡(半斤)  黄芩(三两)  半夏(半升)  生姜(五两)  大枣(十二枚)  芍药(三两)  大黄(二两)  枳实(四枚)

上八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渣,再煎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热病为阳。小柴胡汤,少阳本方。去人参、甘草者,以其益气助阳也。加大黄、枳实者,以心下痞硬,燥结在内也。加白芍,养血兹(滋)阴也。名大柴胡者,以少阳症也。

伤寒三日,少阳脉小者,欲已也。

温暑热病,一日太阳,二日阳明,三日少阳,故曰三日。热病之脉洪滑,故脉小者,为欲已也。

伤寒三日,三阳为尽,三阴当受邪,其人反能食而不呕,此为三阴不受邪也。

热病三日少阳,故曰三日三阳为尽。四日应当传太阴,五日少阴,六日厥阴,故曰三阴当受邪。能食不呕,精胜而热邪退也。热邪退,故三阴不受邪也。

服柴胡(汤)已,渴者属阳明【也】,以法治之。

服柴胡汤而反渴者,和解不愈,热邪归胃也,胃燥故渴。以法治之,以阳明白虎汤法,治其渴也。

专题:伤寒经解
来源:《伤寒经解》
上一章:以上七节,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。
下一章:以上四节,少阳热病也。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