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经解

以上十节,阳明温暑热病也。

姚球
姚球
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但头汗出者,剌(刺)期门,随其实而【泄】(写)之,濈然汗出则愈。

中风春温夏暑与阳症,阳盛则血热而下血,血行则血室空虚,而热邪得入血室,即血海。冲为血海,其脉起于气冲,上行至胸中而散,故热入血室,则胸中亦热,胃亦燥而谵语也。但头汗出者,血行于下,火炎于上,逼津液沁出于头也。期门,在乳下不容旁,肝经穴也。肝乃藏血之藏,经亦散于胸中。剌(刺)肝穴,则胸中热解,血室之热泄。肝主疏泄,故津津汗出而愈也。

阳明【病】(证),其人喜忘者,必有【蓄】(畜)血。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喜忘。屎虽鞕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(者),宜抵当汤下之。

气血不交,则善忘;久有瘀血,则血蓄而不行。血并于下,气并于上,故乱而喜忘也。大便反易,血并于下,则大肠滑润也。其色必黑,血瘀,黑腻如漆色也。太阳起于膀胱,血凝验其小便;阳明本于肠胃,故验其大便也。用抵当汤,以久瘀非此不胜也。

专题:伤寒经解
来源:《伤寒经解》
上一章:以上七节,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。
下一章:以上二节,阳明中风、春温、夏暑、蓄血症也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