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尚论篇

尚论厥阴经证治大意

喻嘉言
喻嘉言

厥阴虽两经交尽之名,然厥者,逆也,肾居极下,逆行而上,以传于肝,故名曰厥阴也。邪传厥阴,其热深矣,热深多发厥,厥证皆属于阳,以阳与阴不相承接,因致厥也。厥后发热,阳邪出表则易愈,厥多热少则病进,热多厥少则病退。所以仲景杂用三阳经治法,即谵语之当下者,但用小承气汤微和胃气,他证皆不用下,正欲其热多,而邪从外出耳。然厥证多兼下利,则阳热变为阴寒者,十居其七。盖木盛则胃土受克,水谷奔迫,胃阳发露,能食则为除中;木盛则肾水暗亏,汲取无休,肾阳发露,面赤则为戴阳。由是阳微则厥愈甚,阳绝则厥不返矣。所以温之、灸之,以回其阳,仍不出少阴之成法也。但厥而下利,阴阳之辨甚微,不便分为二篇,故发其奥于篇首,俾读者先会其意云。

专题:尚论篇
来源:《尚论篇》
上一章:详论温疫,以破大惑
下一章:厥阴经全篇(法五十五)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