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陈氏注解伤…

大黄黄连泻心汤

陈德懋
陈德懋

大黄(二)  黄连(一)

上二味以麻沸汤渍之,须臾绞去渣,温服,麻沸者,滚沸如麻之汤也。

(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,病发于阴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夫阴者,营分也,营出中焦,伤寒邪伤营分,不发汗反下之,营分之热邪乘虚内陷于中焦,而为心下之痞。痞本当攻,然表尽乃可攻之,此虽复发汗而仍恶寒,是表邪未尽解也,痞虽急,不可攻之,当再以桂枝汤解之,而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热结之痞。)

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。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

(浮紧应汗,而下之变为沉紧,是为寒邪内陷不散,徒怫郁于心下作痞,所以按之不鞕不痛耳。)

心下痞,按之不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(此承上条互明之也。按之濡是气痞,若按之不濡,此为可攻,热结之痞也。然关上脉不沉而反浮者,乃热结心下,浊气上逆,惟苦寒可以泻之,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定药。)

心下痞,而复恶寒、汗出者,附子泻心汤主之。

专题:陈氏注解伤寒论
来源:《陈氏注解伤寒论》
上一章:桂枝汤
下一章:附子泻心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