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太阳病不解,转入少阳者,胁下硬满,干呕不能食,往来寒热,尚未吐下,脉沉紧者,与小柴胡汤。
这是总结上两节说的,不管是中风,或者是伤寒,本来是太阳病,而在太阳病的阶段不解,转入少阳之后,首先要发作小柴胡汤证。“胁下硬满,干呕不能食,往来寒热”,这都是小柴胡汤证很明显的证候。“胁下硬满”,结于胁下这个地方,就是胸胁苦满,他用各种说法来形容胁下的状态,“苦满”是以满为苦,满是什么形状呢?这里又说了,“硬满”,他们日本讲腹证,的确这样子,他沿着肋骨弓,拿手这么摁,的确有抵抗,那就是硬满。
我看兵头他写的毕业论文,他还引证柴胡证的腹证。“干呕不能食”,心烦喜呕嘛。同时“往来寒热”,这是柴胡证很明显,所以,柴胡证俱。
这时也没经过吐、下等误治,而“脉沉紧者”,沉紧是里实的证候,虽然这时候有里实的脉,但是也不能吐下。“尚未吐下”也不是随便说的话,是根据“脉沉紧”。脉沉紧是容易误治的,对柴胡的证候搞不清……(音频缺失)情况,仍然可以与小柴胡汤。
上面四段(263~266条)对少阳病的治法只提出小柴胡汤,可是我们前面讲得很多了,如小柴胡汤、大柴胡汤、柴胡桂枝汤、柴胡桂姜汤统统都是的。不过在半表半里的地方,所谓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,它靠近外就偏于有表证,你看像柴胡桂枝汤,它既有小柴胡汤证又有桂枝汤证,它就是太阳与少阳并病。那么大柴胡汤它既有柴胡汤证,又有阳明里实,那就是少阳阳明并病。所以这个部位(半表半里),它容易涉及表,就是表证未罢,那就是太阳少阳并病。那么已经传里,但柴胡证还完全存在,即少阳证存在,这就叫少阳阳明并病。可是这个(合病并病的重点)全要掌握少阳证,因为少阳证不可发汗、不可吐、不可下,但是你要在一个方剂里头同时两解表里(太阳、少阳)或者两解少阳、阳明,这没问题的。所以他这书里头有很多此类些例子了。你要不用柴胡剂,而单独地只是去吐下、只是去发汗,这是不行的。这咱们也要知道。
所以我们虽然讲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,即柴胡桂枝汤了,治有太阳病没解而少阳病发生了,这是表里双解的法子。但是可以不可以用其他的麻黄剂呢?当然可以。尤其葛根汤与小柴胡汤是常并发的。尤其小孩子感冒,它一来了,表证是很清楚,可同时有半表半里证,胸胁满,呕吐,有的时候甚至于下利。那么有这一种情况,你就把表、半表半里的方子搁到一起用,是没错误的。这个我也常用,不但我常用,我一个学生他也常用,就用小柴胡、葛根汤合方。
所以我们读、研究这个东西(合方),他既有这个例子(如太阳少阳合病之柴胡桂枝汤),我们可以引申(如柴胡葛根汤)。既然有柴胡桂枝汤的合方,我们也可以用柴胡、麻杏石甘汤合方,或小柴胡汤与葛根汤合方,都可以的。根据证候吧。这个情况在临床上咱们也常用的。
那么这几段,他搁个小柴胡汤,旁的为什么不搁呢?在临床上,病由太阳病初传少阳的时候,小柴胡汤证。旁的不说了,(因为)都在前面讲了。所以少阳篇看着段落非常少,就因为在前面都说了,在这里提一提就得了。把小柴胡搁在这里,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小柴胡加芒硝、大柴胡汤、柴胡桂姜汤、柴胡桂枝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