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指掌

热入血室(附)

吴坤安
吴坤安

妇人伤寒。当经水适来适断之时。热邪乘虚而入血室。其证昼日明了。夜则谵语。

如见鬼状。若发热恶寒。日轻夜重。小腹胀满者。血为热瘀也。当用柴芩、紫苏、荆芥、当归、川芎、益母、香附、楂肉、丹参、丹皮等。和血散邪药。下咽即得汗而解。有汗者为表虚。前方去紫苏。加桂枝和解之。寒热如疟者。前方亦加桂枝和解之。若厥而下利者。此非热邪。乃为寒邪所袭也。前方去黄芩。加桂枝、干姜温散之。烦渴者。属里热。去紫苏、香附。加黑栀子清之。若小腹硬满作痛。当以逐瘀为急。前方去紫苏。加桃仁、红花、延胡、牛膝等。攻以行之。(合参金鉴第一书)

邵评∶血室者。营血停留之所。经脉集会之处。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。其脉起于气街。并少阴之经。挟脐上行。至胸中而散。妇人经水来。则血下行。血下则经脉空虚。热邪乘虚而入血室也。昼属阳而主气。暮阴而主血。热邪入血室而为病。

故昼轻而暮重。夫血室虽冲脉所属。而心君属血室之主。热入其室。其主必昏。

故有谵语。肝藏血而藏魂。血去热入则肝虚。魂不安而妄见。故如见鬼状。少腹是冲之部分。邪入于卫。冲血室。血与热邪积蓄于中。故小腹胀满也。用散邪行血之剂。邪去经调。其病自解。

又评∶热入血室而谵语。其病由肝。故仲圣有刺期门穴法。以泻肝之募。恐人见谵语。误认阳明胃腑之症。故又戒曰。无犯胃气及上焦。必自愈。

专题:伤寒指掌
来源:《伤寒指掌》
上一章:六经本病
下一章:痞(述古注释参来苏集)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