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指掌

腹痛

吴坤安
吴坤安

邪气入里。与正气相搏。则腹痛。故太阳无腹痛。少阳有胁痛而无腹痛。阳明里症有腹痛。三阴俱有腹痛。当分部位。中脘痛属脾。脉沉迟者内寒。理中汤。阳脉涩。阴脉弦。小建中汤。

邵评∶三阳惟阳明。有腹痛。三阴俱有腹痛。须分部位。当察其所痛之因。分别施治。

少腹痛属厥阴界分。四肢逆冷。小便清白。是冷结膀胱。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之。如不厥冷。小便自利者。是血蓄膀胱。宜桃仁承气汤。小便不利者。

是水蓄膀胱。五苓散。大小便俱不利者。是水热蓄积。八正散。

邵评∶少腹痛有血蓄、水蓄、水与热俱蓄三因分别。治法甚精。惟桃仁承气之大黄。宜用醋炒。

若大实。小腹满痛。或绕脐攻痛。不大便。脉实者。承气汤。

邵评∶胃腑热实。燥屎作痛。故用下法。

发热口渴。脉弦洪而腹痛者。属脾热。芍药黄芩汤。腹痛欲吐利。烦躁饱闷者。防痧毒。当刺委中、少商等穴。(合参准绳金鉴)

邵评∶痧秽内滞。气闭作痛。治宜芳香开泄。

按腹痛有虚实。按之痛甚属实。按之痛减属虚。有寒热。自下逆攻而上者。火也。自上奔迫于下者。寒也。又伤寒腹痛。以凉水试之。其痛稍可者。热也。转甚者。寒也。

邵评∶辨明虚实寒热痛势之不同。甚精。

又评∶试辨寒热之法亦当。

专题:伤寒指掌
来源:《伤寒指掌》
上一章:六经本病
下一章:发黄
目录